舞蹈论文实施校园舞蹈美育促进少儿心理发展的内容

实施校园舞蹈美育促进少儿心理发展的内容

  • 2011-10-04

现代艺术(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教育,旨在运用审美的方式,培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学会关心”、“所


    现代艺术(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教育,旨在运用审美的方式,培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学会关心”、“所有人享有教育权力”的教育理念应该成为舞蹈教育的指南。

    这种新的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教育家们提出的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教育哲学之中,它包括一个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校园舞蹈教育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以感觉的方式训练身体,提升学生的智能

    人类通过感觉器官完成对世界的认识,积累感觉经验。其中第六感觉,或称筋肉感觉的训练尤为重要——这种训练包括轻重感觉、努力感觉、方向感觉、骨节感觉、摩擦感觉、移动感觉、竖立感觉、倾斜感觉、倒立感觉、旋转感觉、平衡感觉、抵偿感觉、直线运动感觉,以及晖眩感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感觉。因此,舞蹈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十分清晰的教育思路,放弃表面的华丽、虚饰而实质僵化的风格化程式,重视并寻找感官和感觉的训练合理方法,注重发掘促进智能器官(尤其是大脑)的完善的人体运动,注重动作质感和生命质感之间关系性的探究,从而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全面智能。

    例如在舞蹈创编课堂上,选择一段音乐,要求学生注意听音乐,把握音乐的节奏、情绪来即兴舞蹈。大家也许会认为这些是专业的舞蹈演员才能做到的,其实不然,小学生不会受到专业的限制,能打破专业的动作模式,开发肢体动作的空间,随着音乐节奏无拘无束地创作出即兴舞蹈。他们的动作虽没有舞蹈演员那么优美,但是这由情而发、用心舞蹈的情感符号却是那么真,足以感染观赏的每一个人。学生们也更自信了,不再为自已的动作是否规范而缩手缩脚,在身体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2、以律动性的形态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能

    作为身体的教育,舞蹈以律动性的形态,行使着“体育”的功能,对人体的肌肉、神经和反射系统进行训练。“健康是事业之本”,虽众所周智勇双全,但未真正引起重视,中小学生男生体质赢弱现象普遍存在。中国奥运冠军的表现之所以让中国人欣喜若狂,让世界仰慕,就是因为他们以强健的体格与体魄以及建立在这种体格体魄之中的自尊、自强的精神,把人类超越自然的能力提升到了让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因此,舞蹈教育应以科学教育去关怀身体,增强体质,使其为未来生存——为生命在未来的生着与活着,为未来人才的精神与灵魂创建一个安全的居所。这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耐久力量、灵活与敏捷度、平衡稳定能力、协调能力、柔韧与伸展力量等训练;也包括身体意识的训练;同时也包括自尊自强与意志力的训练。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这种习惯,能被有效地纠正。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乐观,为他们以后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经过舞蹈训练的少儿,能让人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一代新人挺拔向上、大方活泼的形体和开朗美好的气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

    3、以审美的方式解放身体,开掘人的创造潜能

    创造未来世界需要造就具有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新人,就是舞蹈教育不断探索的领域,也是其内容设计不容忽略的重点。《重提“力效”研究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兼论舞蹈教育在当代的失落》一文曾指出:“有些学生缺的不是技术,而缺的是自信心、想象力,这使他们很少闪现光彩。”当这个问题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结症何在?教学思想的因循守旧,教学方法的独断专制,教学内容的僵化贫乏,教学模式的机制呆板,使学生心灵被紧紧束缚。面向未来的舞蹈教育,要求有经验的舞蹈教育应该首先是明察秋毫的心理学者,他们通过启发、诱导,以导主的进取方法便学生从紧张中松驰和解放出来,以自由的心态去生发各种奇想,从而升华到艺术的妙境。要培养起学生的创造力,舞蹈教育应该重发展个性的训练。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儿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允许儿童以不同于他人的方式运动,都是这一内容设计应该考虑在内的。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少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使孩子们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厌一切假、恶、丑的行径。可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长期以来,我们不大注意培养儿童的动态美感和动作美造型能力,因此,在今天,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发挥少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外形与内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创造优势。

    4、以身心协调的运动训练身体,塑造完美的人格

    当代中国儿童,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情形,不少儿童娇生惯养,缺少必要的磨励,养成不良习气。不少儿童体质赢弱,同时意志力亦相当薄弱。不少人才成长的败北,大多与缺乏意志品质相关。因此,如何解决这一成长中的问题,是舞蹈教育的难点之一。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少儿,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毛病。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舞蹈教育要加强积极情绪与状态的训练,或者以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动态,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灵,增强其表现力与表现欲,增强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建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人格理想。此外,培养起他们的善良、乐观、宽容、淡泊的性情,以健康的心态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界中生存。

uGy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