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舞蹈美育: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

舞蹈美育: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

  • 2011-10-04

(一)舞蹈心理医疗的兴起:舞蹈本体价值的复苏与重现 1.从舞蹈本体价值的起源谈起 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或形声字。在我看来,这个象形字或形声字的“形”


    (一)舞蹈心理医疗的兴起:舞蹈本体价值的复苏与重现

    1.从舞蹈本体价值的起源谈起

    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或形声字。在我看来,这个象形字或形声字的“形”正与事物的意象、意义、作用和价值有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汉字正是我们研究华夏文化发展和演变的一块“活化石”。

    在甲骨文中,舞蹈的“舞”字写作“ ”,其最初的意象是“巫”以“舞”事“无形”(指无形的神灵)。其中,“巫”是主体、是巫师;“舞”是手段、是动作、是舞蹈;“无”是神灵、心灵和精神,这才是对象、意象、意义、目的和价值。

    由此可见,“巫”、“舞”、“无”三字不仅同音、同型,而且还同源,不仅如此,由于最早的“医”字下面也有一个“巫”字(毉),所以,“医”字也与此同源(医字的演变过程是从“毉”到“醫”直到现在简化为“医”)。由此看来,舞蹈、心理学和现代医学都与“巫”有关,甚至可以说,它们都起源于巫术,或者说,古代的巫师就是当时的舞蹈家、心理学家和医学家。也许,这正是我们探讨和破译舞蹈及其本体价值起源的秘密和钥匙(于平教授最早研究了这些问题,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巫舞探源》)。

    2.舞蹈心理医疗的兴起

    舞蹈心理医疗就是把舞蹈、心理学和医学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一种心理治疗与医疗方法。如上所述,在古代,舞蹈、心理学和医学就存在着不解之缘,并且它们都与“巫”有关(医下有巫),因此,舞蹈心理医疗正是舞蹈本体价值的一种古老的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并且,它正在现代舞、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医学的交叉地带应运而生并得到复苏和发展。

    持有美国舞蹈心理医疗协会专业临床执照的华裔加拿大学者傅玉兰女士在应邀来我院讲学时曾在我院学报发表了《表情动作的心理诊断及舞蹈心理医疗》一文(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她在该文中说,从人类文明发端的远古时代,舞蹈就一直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原始文化生活中,身、心、神是合一的;工作、娱乐和艺术是同道的,舞蹈在当时可以说就是生命。舞蹈被用于庆典、恋爱、教育、人际沟通、医疗实践、精神与宗教仪式,以及人生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出生、成年、结婚和死亡。舞蹈在生活中与食物、性爱和睡眠一样重要。它结合形于身、个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那些用舞蹈来治疗的巫师常常也就是部落的首领,对部落的成员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影响。

    舞蹈心理医疗在欧洲和北美是通过三方面的力量发展起来的,这三方面的力量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格斯顿柏的表情动作分析体系和舞蹈艺术中的现代舞思潮。从此,人类又重新认识动作和舞蹈在生长和医疗上的作用。作为一种正式的医疗手段,舞蹈治疗的开展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

    舞蹈心理治疗是一种运用动作和有节奏的表情动作(舞蹈)来帮助个人建立整体意识和正常行为操作功能。它们包括:情感方面的、心理方面的、行为方面的、社会人际方面的及精神方面的功能。比如,在医疗实践中,应用人体动作和舞蹈治疗的心理病症有:情感性精神病、行为障碍、饮食心理障碍、性格障碍、恐惧症、强迫症、神经错乱、精神分裂,平复感情创伤后遗症等。舞蹈还帮助正常儿童的身心顺利发展,帮助正常成人对自身的了解,以进一步发展其潜能。总之,舞蹈心理治疗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舞蹈之所以能够进行治疗,是因为所有的生命功能都有动作,也包括思想,人只有死去才停止了动作。如此说来,心理内容也必然要以动作为载体而形之于外,就是说,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通过动作表情传达出来。比如,高兴时,手舞足蹈,动作一般呈开放状;悲伤时,掩面屈身,动作呈收缩状;感情激越时,总想腾飞、跳跃;情绪沮丧时,一般都凝滞、下沉。

    舞蹈心理治疗正是利用这种人类所普遍具有的情形关系机理,分析被治疗者的动作节奏形象,通过帮助个人建立新的调整身体动作、扩大动作语汇及行为范畴,增强操作能力的手段,用新的、积极的动作代替其旧的、消极的动作,使他对自我的感觉发生变化,以达到重新调整情绪、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傅玉兰女士对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是这样治疗的:首先要建立他的脚和地面的磨擦感觉、建立直立的感觉,使其产生自强自立之感;其次调整呼吸、体验涨和松的感觉,以建立勇气;然后体验向上用喉部呼吸的动作、以建立表达的能力。经过反复的动作训练,自下而上地调整动作节奏,使其体会新的动作感觉,逐步地建立信心和勇气,中和原来的消极的人生经验,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从而达到治疗缺乏自信的心理问题的目的。那么,为什么改变动作节奏便可以治疗心理问题呢?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情感的性质和变化造成的,而情感的性质及变化又来源于感知,许多情感障碍的人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感受周围事物。因此,要治疗心理上的问题,必须以解决情感问题为中介,从改变感知入手。面部表情可以调节情绪,经常体验微笑的感觉可减轻抑郁的体验。又如,利用音乐节律及律动,不断地改变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引起人对松弛的体验,可缓解焦虑引起的紧张,以达到重新整合情绪的目的。由此看出,舞蹈心理治疗的过程是从动作到感知到情感再到心理问题逐步推进的。

    (三)现代舞:舞蹈本体价值的回归与超越

    在我看来,舞蹈本体价值在当代的回归,比较集中地在现代舞中表露出来的。

    我认为,现代舞就是表现自我价值、实现舞蹈本体价值、体现舞蹈最高精神价值并最终达到超越自我价值的一种新型舞蹈。这种新型舞蹈又正是人类对失落已久的古代舞蹈价值的回归与超越。

    有了现代舞,舞蹈艺术也真正成了一种生活、一种人的生活、一种舞蹈家自己的生活与追求。这也许正是艺术的终极价值、终极存在或舞蹈的存在价值之所在。

    现代舞是芭蕾舞形成和定型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舞蹈。早期的舞蹈家都认真地学习过芭蕾舞,但是,一些舞蹈家觉得这种宫廷式的舞蹈形式束缚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它们就创造了这种不受固定形式束缚并能自由表现舞蹈家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新舞蹈。现在人们比较公认的论现代舞的技术理论基础是“人体动律学”理论,又称“力效”理论,该理论是由世界著名现代舞蹈家鲁道夫·冯·拉班创立的,拉班是至今为止在舞蹈科学和理论方面贡献最大的一位舞蹈家。拉班舞论、拉班舞谱和拉班舞蹈学校曾经一度风靡全球。

    拉班力效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培养和提高人的肢体的灵活性、有序性和节奏性,克服肢体僵化、刻板和混乱现象,并通过肌体训练来达到心理训练和人格重建、个性自由、个性解放、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之目的。?

    拉班舞蹈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了舞蹈的本体价值,也即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医疗和提高人的素质的手段、意义和价值。

    由此看来,现代舞强调的是自我、自由和自然在我看来,现代舞似乎在“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现代舞似乎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舞蹈都不一样,它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哲学、一种生活、一种舞蹈家自己的生活。

    国家的现代化决不是一些单纯的统计数据和经济指标,它还应该包括更多的东西,其中应该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伦理道德的现代化、科学教育的现代化和文化艺术的现代化等,舞蹈教育的现代化应该与现代舞的精神一起步入21世纪!

    (三)校园舞蹈与舞蹈美育:舞蹈本体价值的普及与升华

    校园舞蹈属于社会舞蹈的范畴,广义地说,一切形式的社会舞蹈都是舞蹈本体价值的普及和体现。然而,由于校园舞蹈作为学校教育特别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正在我国各类学校方兴未艾,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现在,不少有识之士都认为应该把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列入我们的教育方针,即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由于校园舞蹈的本质、功能和特点就是学校美育,因此,我将在下面主要探讨舞蹈美育的问题。

    美育就是提高人的这种美的感受能力和审美心理素质的教育,而校园舞蹈正是学校美育的最好形式和重要内容。

    在我看来,舞蹈美育就是培养学生感受自我美、认识自我美、鉴赏自我美、创造自我美和超越自我美的一种美育形式和教育方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仅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学修养,更不意味着真正了解什么是美。因为要懂得什么是美,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而舞蹈美育正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舞蹈者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自我审美教育与活动,它是通过对舞蹈者的动作启发和训练来达到美育目的的。

    舞蹈美育可以非常直接地帮助学生进行健身和健美运动,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和自我感觉、提高自我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操。舞蹈美育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它是学生修身养性、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由于舞蹈美育能够帮助并促使学生认识现实生活,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舞蹈美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它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审美活动,培养学生对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对美的鉴别能力、对美的欣赏能力以及对美的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和形成完美的心理结构、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和成功的人格力量。

    我们知道,北京舞蹈学院长期面向社会开展的舞蹈教育活动及其举办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培训班,对于提高少年儿童和青年参与者的艺术素质和全面心理素质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与效果,并博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和广泛关注。不少家长说,孩子通过来舞蹈学院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有很大提高,有的还当上了班干部或班长。

    实践证明,舞蹈教育确实具有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之功能,并有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功效。舞蹈教育不仅更够提高人的力度、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人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等生理素质,同时还能提高训练者的能力、情感、意志、人格和追求等艺术素质亦即心理素质问题。

    由此看来,我们再不能把舞蹈教育单一地看成是培养专业舞蹈人才的途径与方法,也不能仅仅把舞蹈教育的价值看成是只有通过舞蹈专业人才及其作品的成功才能表现出来的属它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必须对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给以高度的重视。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舞蹈教育在新世纪的新的光芒和希望,这就是舞蹈教育在学校美育和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是对舞蹈教育本体价值的升华和发扬光大!(

kwd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