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实施校园舞蹈美育促进少儿心理发展的注意事项

实施校园舞蹈美育促进少儿心理发展的注意事项

  • 2011-10-04

(一)坚持因人因时施教 校园舞蹈教育是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灵进行全面的训练,无论是发展健康的教育还是医治疾患的教育,都需要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状况进行深入地测试、观察与了


    (一)坚持因人因时施教

    校园舞蹈教育是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灵进行全面的训练,无论是发展健康的教育还是医治疾患的教育,都需要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状况进行深入地测试、观察与了解,不仅在施教过程中,因人而异地实施教学,亦应在对同一人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因时而异地实施教学。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首先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解决问题入手,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地、而非盲目性地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要求,应该坚持个性化教学与常模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个性、强调差异、追求实效性,反对华而不实或“一锅煮”、“大锅烩”。

    (二)合理使用矫枉过正方法

    舞蹈教育具有运动医疗的效用,它往往通过克服动作障碍解决生命成长中的问题。克服运动与心理障碍,属于比一般教育难度更大,过程更长的工作,教育工作者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效地采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达到教育目的。

    矫枉过正是治疗与纠正心理与动作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把握分寸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否则,急于求成,生掰硬拽,必然事与愿违。这就要求舞蹈教育工作者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良好的心理医生,能够及时观察学生的身心状况,发现问题,尤其是那些隐匿在心灵深处的、不易觉察的内心困扰,并有能力运用合理、对症的手段与方法使其迅速得到良好的解决或改善。

    (三)运用多元整合手段与方法

    舞蹈作为教育手段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教育中,可以调动一切感官媒介实现对人的培养。因此,舞蹈训练应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与舞蹈动作相关的音乐、美术、服饰以及灯光等因素,调动人的神经系统的全面参与。多元整合在舞蹈教育中意味着要求教育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而非片面、纯粹的技能运动中,将舞蹈及其动作教育贯穿于孩子的真实生活情境之中,全面培养孩子的气质情操。

    (四)强调寓教于乐与快乐原则

    舞蹈艺术教育是一种艺术的审美活动,亦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体育活动与娱乐活动,因此它应遵循快乐原则。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带来快乐,带有审美价值的感觉运动能够满足人们的情感与审美的需求,这些都是吸引人们加入舞蹈运动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舞蹈教育工作者拥有的教育法宝,因此,舞蹈教师应该能够充分地运用这些有利的武器。

    老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极大的热情与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运动过程,及时予以动作方面的纠正,不要吝啬地给予学生赞赏,及时予其精神的指导与鼓励,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达成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默契。

    (五)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作为艺术教育范畴的舞蹈教育,自然较多地强调对感觉的运用,但是它一旦进入教育领域,就必须贯彻教学流程科学化原则,即改变往日仅凭经验与感觉实施教育的方法,减少教育的随意性。尤其是在教学的时间、强度、运动质量以及内容安排等方面,不仅注意处处合规律地运作,同时使其进入可测量、可操作的科学层面。因此,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对舞蹈教育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还应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品质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即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各个环节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伴随科学研究,在教学流程中应坚持如下程序:

    观察测量 → 分析研究 → 制定计划 → 设计方案 → 实施教学 → 测试评估 → 分析研究 → 调整方案 → 再实施教学 → 再测试评估 → 再分析研究 → 再修改方案 → 再实施教学……

x1n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