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中国舞蹈高等教育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中国舞蹈高等教育
- 2011-10-04
2008年5月17日—18日,由北京舞蹈学院发起,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文化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主办,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8年5月17日—18日,由北京舞蹈学院发起,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文化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主办,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2008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吉林省长春举办。“舞蹈高等教育的职业性与非职业性发展趋向”、“舞蹈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与建设”以及“舞蹈高等教育中创作与教学的关系”是此次论坛的三大主题。
这次高水平的舞蹈教育论坛主要由我院舞蹈学系和舞蹈教育研究所策划组织。开幕式当天出席的主办方代表有:教育部体卫艺司艺术处处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万丽君,文化部教科司副司长、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会长王丰,北京舞蹈学院院长王国宾,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罗斌。本次会议还有很多舞蹈界资深专家到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华筠,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吕艺生、潘志涛等。另外还有一百余名各地艺术院校、高师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的领导及教师参会。
在论坛正式开始之前,代表们进行了简短的默哀仪式对地震灾区遇难者表达深切悼念。仪式结束之后,承办方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治国首先致欢迎辞,文化部教科司副司长、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会长王丰则代表主办方致辞。此后论坛正式进入主题。
为期两天的论坛主要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分别由与会代表限时发言并安排提问交流。论坛主要围绕舞蹈高等教育,结合中央下达的关于文艺教育工作的政策,分别就学科的建设和布局、新形势新环境下教育面临的困惑和发展前景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论述和激烈的讨论。、
王丰副司长与万丽君处长的发言题目是《当前文化工作的定位》和《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舞蹈教育的育人作用》,从政府的宏观层面对当前文化工作和艺术教育工作给予了政策性的介绍。北京舞蹈学院作为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引领者,王国宾院长的主题发言《培养高素质舞蹈创新人才,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围绕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两会精神、围绕教育部提出的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方案,详细介绍了北京舞蹈学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学院即将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措施。王国宾院长务时求实的发言得到了参会代表们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赏,对新形势下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此外,王院长代表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专业委员会进行了“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调研”动员,调研的主题是提升“艺术学”的专业门类,即在我国高等教学学科门类中设立“艺术学”,这项提案对于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舞研所罗斌所长在发言中提到舞蹈高等教育人才建设要具有新的思维视点,要强调文化、学术与人才概念、强化群体意识推动大众舞蹈观、培养复合型人才。北京舞蹈学院明文军副院长作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发言。另外我院教授吕艺生、潘志涛、刘建也分别在论坛上发言。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延边大学舞蹈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湖南职业艺术学院、河北职业艺术学院等广大院校派出参会代表,他们纷纷对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发言,交流经验并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这次会议具有相当的前沿思考和深刻探讨。尤其是舞蹈教育的职业性与非职业性问题成为论坛的焦点之一,众多代表认同舞蹈教育应该不是单一的职业模式,还要有非职业的模式,作为国民舞蹈教育更加侧重于培养一种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才能。资华筠先生的发言《创造性可持续发展——职业性、非职业性舞蹈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立足点高,视野广阔,对“创造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做出了精辟的阐述,指出了舞蹈教育中共通的核心要素,成为本次论坛的精彩结束。最后,王国宾院长建议要定期举办这种高水平的舞蹈教育论坛,设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将论坛常态化,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
短短两天的论坛虽然结束了,但是此次论坛的召开,对于增强我院在舞蹈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引领作用,对于发展繁荣我国舞蹈高等教育事业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