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服饰在民族舞蹈中的作用
服饰在民族舞蹈中的作用
- 2010-09-26
- 未知
- 互联网
摘 要:由于围绕着民族舞蹈中的不同律动风格,服饰的变化决定了民族舞蹈中新的种类的产生,因此本文通过对服饰在民族舞蹈中起到的作用加以分析,试图将服饰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化,它已经成为民族舞蹈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
摘 要:由于围绕着民族舞蹈中的不同律动风格,服饰的变化决定了民族舞蹈中新的种类的产生,因此本文通过对服饰在民族舞蹈中起到的作用加以分析,试图将服饰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化,它已经成为民族舞蹈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服饰 民族舞蹈 作用
现在的民族舞蹈中,音乐、动作固然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随着民族舞蹈在现今社会中的演变和发展,服饰的作用也逐渐凸现出来。舞蹈服饰是指舞蹈时用的服装和饰件,是服饰中的一个特殊分支。从本质上讲,舞蹈者的人体形态,只要一穿上舞服,就已经具备了最直观的造型意义。围绕着民族舞蹈中的不同律动风格,甚至服饰的变化决定了民族舞蹈中新的种类的产生,如草裙舞、斗笠舞、象帽舞等,这些都是围绕着服饰的变化而在民族舞蹈中加入了新的表演元素。
一、服饰在民族舞蹈中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历史信息
民族舞蹈这一概念,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辞海》的释义是:“民族舞蹈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传统的中国民间舞是千百年来各民族在佳节吉日借助舞蹈来寄托美好心愿、挥洒生活欢悦的自娱民族舞蹈。民族服饰中的式样、图案、纹样、颜色都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历史信息。不同的民族在舞蹈服饰的式样上也是不尽相同的。譬如凉山、黔西一带,男子在跳民族舞蹈时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窄袖和褶皱都是这一带民族舞蹈中服饰所特有的。回族的舞蹈服饰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作,式样为无檐小圆帽,也有戴黑色的。由于这种小帽子几乎成了这个民族的一种标志性符号,所以频繁地出现在这个民族的舞蹈中,成为回族舞蹈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民族服饰自古在图案和颜色上就颇有讲究。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有红色、黑色、白色和黄色。以汉族为例,红色多用于喜庆的节日或事件,黑白两色是肃穆或纯净的代名词,黄色则在很长时间内被皇家贵族所垄断。民族舞蹈 中也沿袭这种民族中颜色的运用传统。
二、民族舞蹈服饰反映出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民族舞蹈是在人们长期生产劳动和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能够反映出各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譬如在反应出了人们期待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的舞蹈中,很多民族舞蹈的服饰就接近于农民的传统服装。短袄、马鞭、布鞋都是舞蹈服饰中常见的。如果民族舞蹈中是要反应对神灵、自然、祖先、英雄的崇拜意识等,民族舞蹈中的服饰上多出现动物的纹样。这是因为人类最早的自然崇拜使得他们对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崇敬心理,因此,这种宗教上的信仰信息也在舞蹈中得到传递。譬如就像朝鲜族崇拜鹤、汉族崇拜龙、闽南地区的民族崇拜蛇一样,在这些民族的舞蹈服饰上,诸如此类的图案是层出不穷的。
三、合理地运用服饰有助于增加民族舞蹈的感染力
民族舞蹈中服饰的运用其实属于美术加工的一种艺术范畴,往往能够通过对创作原型服饰上的设计,使作品具有更加传神的艺术表现力。画龙点睛的运用民族舞蹈中的服饰设计可以更好地刻画出民族文化内涵,而民族舞蹈发展到现今,服饰更可以将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世界最前沿的潮流信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之具有跨时代发展的意义。
在前不久最新翻拍的民族舞台剧《刘三姐》中,导演和美工不仅借助了现代灯光的完美表现,在服饰上也是大下苦工,既保留了歌剧原有的朴实,又将民族传统舞蹈的服饰时尚化,创造性地将最能代表民族特色的符号和最具时尚气息的元素融合并导入民族舞蹈服饰中去,取得了巨大成功。
四、民族服饰的传统工艺在舞蹈中大放异彩
无论是银饰系列、绣片系列、蜡染和扎染系列、皮毛系列、重彩风格系列等,这些民族服饰中传统的工艺在当今的民族舞蹈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可以说,它们进一步推进了民族舞蹈在艺术舞台上的成功,而民族舞蹈也让这些传统的工艺在艺术领域大放光彩。我们将这些工艺加以夸张、变形、打散,既构成等形式美法则来设计创作,达到了设计者预想之中的好效果。举例来说,当时民族舞蹈服饰中有一款很有特色的景颇族服饰,我们首先在色彩单纯化的“统一银色”紧身面料上,添加银袍等景颇族传统服饰特有的符号元素,再融入时尚设计,使得这件景颇族舞蹈 服饰银光闪闪,单纯又时尚,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似与不似的“神美”间有力地提升舞台的表演效果。
民族舞蹈服饰要适应人们对艺术审美需求。它全方位地使民族舞蹈更具备视觉冲击性,让民族舞蹈更加赏心悦目。民族舞蹈服饰的舞蹈化、符号化特征,又总被同时融入艺术审美的理念。总而言之,服饰在民族舞蹈中的意义已经显而易见,在这片艺术领域中,毋庸置疑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婉麟.中国服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李华.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特性.东方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学院音乐系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