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试述地方高等艺术院校舞蹈编导专业学科梯队的建设
试述地方高等艺术院校舞蹈编导专业学科梯队的建设
- 2011-01-14
- 张卫国
- 黄河之声
文/张卫国在新世纪新社会发展的宏观条件下,舞蹈编导专业这门艺术学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争创一流专业也就成为高等艺术院校舞蹈编导专业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从提高舞蹈编导专业艺术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及
文/张卫国在新世纪新社会发展的宏观条件下,舞蹈编导专业这门艺术学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争创一流专业也就成为高等艺术院校舞蹈编导专业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从提高舞蹈编导专业艺术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及艺术教育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来讲,学科的梯队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研的基础。因此可见,如何解决和加强舞蹈编导专业学科梯队建设是争创一流专业的关键所在。一、 学科的带头人在舞蹈编导专业学科梯队的建设过程中,学科梯队的带头人是梯队建设的重要人物,而选择好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也就成为梯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通常是指:在学科领域和本专业的发展中有着重大贡献;其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处于国内外领先的优秀学者、教育家和艺术家。他们是学科以及学科梯队的灵魂核心,其作用会直接影响着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一个杰出的学科梯队带头人,不仅能把一个学科带大带好,甚至会提高所在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师梯队的建设有着重大影响,能给学校带来巨大荣誉和财富。所以说培养和造就素质优良的学科带头人,不仅能使学科持之以恒的向前发展,也能够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经久不衰。学术水平、领导能力、业务能力和协调能力这四个因素是学科带头人的素质标准。选择学科带头人必须以这四个因素加以评判,学校要加强对这四个因素的要求,才能造就出业务精良和学术高超的学科梯队带头人。1、学术水平作为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学术水平才能令人信服。而作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必须具备以下能力如: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有创新的研究成果,能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过国家级或省级的多次和多项奖励;能够出版学术专著和发表论文并有较高水平;能对本专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等。2、领导能力作为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既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也要具备一定领导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术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的主攻方向能正确把握,并能制定出严谨的计划来指导梯队成员掌握该方向的最新知识和学术动态;要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中、长期学科建设的规划,并有组织有方向的进行实施;要激励每位教师发挥出自己的潜在能力,包括业务能力和专业特长,使全体教师承担起国家级重大的科研项目,积极促使该科研项目按期按质的完成。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使本专业较快较好的发展下去。3、业务能力作为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必须了解舞蹈编导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要对国内外舞蹈艺术院校的教育特点和优势发展全面剖析和彻底了解;在本专业中要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专业素质修养,在整个舞蹈事业的发展中能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要识大体顾大局,对各个专业要进行渗透了解,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切实可行的加以指导和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是学科梯队带头人应当具备的业务能力,带头人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这种能力才能使本专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绩。4、协调能力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要带好整个学科队伍,首先应该是解决和协调好学科的内部关系,学科带头人不但要有胸怀博大的精神,还应具备学术民主、合作共事的好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个人与群体之间名利关系,才能正确的解决好学科成员之间的矛盾,营造团结协作的工作气愤。其次,学科带头人还应有协调与社会和学校各有关部门以及领导之间关系的能力,为学科发展创造两好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二、学科的骨干与结构建立舞蹈编导专业艺术教育学科领域高水平的学科梯队,是地方高等艺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学科队伍的建设是整个艺术教育的发展核心,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靠一支高水平的学科梯队,所以,在完成舞蹈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的条件下,应积极培养杰出的舞蹈编导专业中青年学科梯队的骨干人才。1、梯队的骨干建设做好培养中青年学科梯队骨干人员的前提,应该以“明确培养目标,制定严格的选拔条件,确立培养方法”为指导思想。(一)明确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艺术人才能和专业水平能居于本学科的前茅,学术水准和思想意识都能处于所从事学科的前沿。能够成为本世纪学科带头人的当然接力者。(二)严格选拔条件制定严格的选拔条件也是为适应培养本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实际情况。在选拔过程中,要求他们政治热情高、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勇于探索、走在改革创新的前列,同时也要求他们精力旺盛、身体健康、思想活跃,最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具有敬业精神和事业心,知识面要宽。对于新事物新信息能够较快的做出反映并接受,在教育过程中要有竞争意识和创造力。(三)确立培养方法创造有利条件,对选拔出来的学科梯队骨干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培养的方式和方法,以便使他们尽快尽早的做出高水平的专业成果,使他们迅速的发展壮大,早日承担起建设和发展本学科专业的重任。培养方法一:选送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在培养学科骨干人才的前提下,应首先提高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的学历,使他们攻读较先有学历高一级的学历学位,对于那些学科梯队骨干人员可以优先考虑进修。同时根据学科梯队建设的要求,制定出适合学科骨干人员发展的培养计划和相对政策,使他们在艺术素质和艺术造诣上进一步提高,为以后的培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老龄教师也可对特别优秀的中青年教师采取“穿、帮、带”的培养方法。培养方法二:抓科研、促教学在不断完善学科梯队建设的过程中,应大力提倡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科研工作和大型课题活动,学校的院系应大力支持,配合和帮助学科骨干人员申请国家级或省级的课题,使他们能在教学中有所突破和创新。并为他们积极争取经费,确定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力争在科研方面取得理想的成就。培养方法三:政策倾斜 积极扶持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应对骨干人员以破格晋升,充分发挥其杠杆调节作用,在选拔评优工作中争取额外名额,大力宣传,以点带面发挥先进的辐射作用,在生活安排上应加大倾斜力度,为解决其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就读等问题出台一系列特殊政策,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的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骨干教师,作为全校先进加以表扬,使之在广大中青年教师中产生激励和示范的影响,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2、学科的结构建设从舞蹈编导专业学科建设和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根据我国教委对教、学、研并重的高校队伍建设的结构比例要求,根据舞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反映舞蹈编导专业艺术教育学科队伍层次、水平、实力和个人素质以及能力等要求的前提下,应当注重实践教学水平和经验,实实在在的提高教学能力,时刻都应以培养学生为重点的鉴别标准;以社会影响力的深远来衡量本学科的社会价值,必须建立一支合理的学科梯队层次结构。(一)年龄结构在舞蹈编导专业艺术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年龄教师把握方向、协调关系、统筹全局,利用他们的经验和阅历来监督和指导整个队伍的发展。中年教师担当着学科的重大研究以及攻坚任务,而青年人要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实践能力强,工作激情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后继人才,有利于学科的延续发展。(二)学历结构从舞蹈编导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学历结构应当高低搭配,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应占整个队伍的70%,硕士以下的学历可以占30%,这样才算是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尤其是对地方高等艺术学院而言)。而硕士以下学历的教师在队伍中主要作用于“实践教学,辅助教学,边教边学,以教促学”。“有学历而不唯学历”是舞蹈艺术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完善和提高学科梯队建设的前提条件。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