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普通高校拉丁舞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普通高校拉丁舞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 2011-01-22
- 黄建琼
- 黄河之声
文/黄建琼国际标准舞按照风格和技术结构分两大项群,拉丁舞和摩登舞(也称标准舞),共十个舞种。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得到普及和推广。拉丁舞以它明快、热情、活泼、奔放的舞蹈风格和丰富变化的节奏等特点,越来越被
文/黄建琼国际标准舞按照风格和技术结构分两大项群,拉丁舞和摩登舞(也称标准舞),共十个舞种。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得到普及和推广。拉丁舞以它明快、热情、活泼、奔放的舞蹈风格和丰富变化的节奏等特点,越来越被大学生所喜爱。目前,开设拉丁舞蹈课的高校也越来越多。拉丁舞的教学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教育、美学等各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教学。如何更好地把解决拉丁舞教学中的音乐配合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高校国际标准舞教学,拉丁舞教学中的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普通高校拉丁舞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1、教学对象分析普通高校开展拉丁舞蹈教学,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搞清楚教学的对象的基础差异较大,多数学生是没有任何音乐、舞蹈基础的学生。少数学生学过民间舞蹈或是其他舞蹈。而在音乐方面,学生们大多喜欢听音乐,但真正系统学习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人很少。什么是节拍,什么是节奏混淆不清,什么是音乐中的强弱关系,什么是速度这些基本的概念都不是很明确,有的甚至不知道小节的意思。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按照课本直接告诉学生伦巴舞:常用的音乐节拍为4/4拍,速度为每分钟为27小节时。恰恰恰舞:音乐节拍为4/4拍,音乐速度为每分钟29—32小节。很多学生无法正确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进行教学。2、拉丁舞教学实际遇到音乐配合问题无论教学时先从伦巴开始还是先从恰恰恰入手,都会遇到学生步伐跟不上节奏,不知道从音乐的哪一拍开始出步等问题。学生在学习拉丁舞蹈过程中出现的这种音乐节拍听不准,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不好,有时是明明已经学会的舞步,配合音乐后反而不会跳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拉丁舞的学习。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学生近一步发展,如:在国际标准舞比赛中,一对选手无论技术多么高人一等,一旦出现音乐问题都会被淘汰出局。这一点在裁判的心中是高度一致的。由此可见,拉丁舞教学中的音乐的教育和舞蹈教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3、拉丁舞教学中如何进行音乐教育在初级课堂上要重视音乐基本概念的掌握,讲解音乐的节奏、节拍、节奏型概念区分不同舞种的节拍和主体节奏型,区分节奏和速度的概念。明确各种拍子的强弱关系。节奏与节拍。狭义讲:音乐中的节奏是指,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可见节奏包含两个关键词。音值和强弱。而节拍是指有强弱相同的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如一强一弱的循环就形成了两拍子。节奏型是指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伦巴舞中4/4拍的含义是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那么何谓一拍?在给学生讲解时,让学生左手背向地板,用右手击打左手掌一次,即一下一上为一拍。四拍就是击打四次。恰恰恰也是4/4拍如何同伦巴相区分呢?这就需要用最简单的典型节奏型,如表1所示。有些教材习惯用:慢慢快快慢来表示恰恰的节拍或节奏型,我认为不够严谨,因为“慢、快”在音乐中是用来表示乐曲的速度,如:Lento慢板、Allegro快板。而不是用来表示音符时值的长短,同样舞蹈中的节奏也不能用快慢表示,而应当用“1 2 3 4&”数拍子,作为口令教学,用规范的的音乐节奏书写方式来表示舞蹈的节奏编写教材。这样的书写时动作与音乐节奏一一对应,让人看后一目了然,非常清楚地辨别每个步伐的所占时值的长短。讲课时也可用表1表来帮助学生理解拉丁舞中的节奏、拍数、步数、强弱等音乐特点。这里需要注意拉丁舞舞蹈动作处理的强弱与音乐的强弱是有区别的。不可混淆。音乐旋律的强弱是有固定规律的。如:2/2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 弱。4/4拍子为复拍子,相当于两个2/2拍相加,第二个强拍弱化。便形成了其最基本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参见李重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而拉丁舞蹈因风格特点的需要在强弱规律进行的处理则使得步伐与音乐的强弱关系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听不懂音乐,因此基础教学时需要给学生讲解透彻。4、结论拉丁舞教学中的音乐教育要体现在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音乐基本概念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拉丁舞表演活动中更顺畅得理解音乐形象,更完美的表现舞蹈的主题。当代的大学生们通过拉丁舞的学习,能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作为拉丁舞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在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才可以使国际标准舞中的音乐教育培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