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一点想法
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一点想法
- 2011-01-29
- 赵 萌
- 黄河之声
文/赵 萌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互相交错而居,我国民间舞蹈就是在这种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发展不太平衡,但民间舞蹈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有其产生
文/赵 萌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互相交错而居,我国民间舞蹈就是在这种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发展不太平衡,但民间舞蹈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有其产生、发展的规律。随着当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舞也展现出更新的表现手法,不断以符合现代人欣赏尺度的新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所以,如何创造出一种能被现代人所普遍接受的现代中国民间舞,是急待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首先明确怎样才能被称之为是“现代的”?这就需要更新思想。由于文化背景、时代都已经不同,让现在演员去跳以前编创或是最近编创的旧模式,已逐渐不被演员和观众接受,因而演员在表现上有些心身不一了。所以不少前辈、老师们会时常发出类似“一代不如一代”的叹息,由此看来,民间舞顺着一条老路走下去行不通,要适时更新思想去进行创作,以应现代人的现代审美需求。其次应有选择地进行借鉴、有理由地进行创新。“实践出真知”,在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笔者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把现代舞和民间舞揉在一起会怎样。因为任何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认真分析后会可能会发现它们有不少相似之处。西方现代舞之母邓肯以其自然流畅的“自由舞蹈”开创了现代舞,并赋予现代舞永远打破传统的精神品质。现代舞除了强调实用性的训练方法外,根据演员自身条件,从实际需要出发,可确立一套适合演员自己的训练方法,使原有的优势更加突出。由于现代舞的视点永远在未来,其宗旨就是创造发展自己的东西,因此,中国民间舞可借鉴现代舞来达到创造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这个目标。 第三,中国民间舞借鉴现代舞的具体事例分析。比如布朗的“放松技术”,要达到那种身心高度协调,并且时时处处在一种活跃的能动状态中的松而不懈是极其不容易的,我国民间舞中的藏舞正具有这一特点。实践证明受过“放松技术”训练的演员学起藏舞来容易很多。作为老师在训练过程中,如发现一个学生脚步不但协调还特别灵活,就要抓住其特点,加强脚步训练,如放在藏舞的踢踏中就可显其优势。这样就不但打破传统,有创新,也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余地,激发其积极性。又如韩芙莉在长期舞蹈体验中发现一切人类动作都是处于“跌倒与复起”之间的动作过渡。所以她的训练与教学体系中常是“稳定与不稳定”这一矛盾体的各种发生动作。这和民间舞花鼓灯中“溜得起,刹得住”的对抗性动作训练原理有相同之处。例如在碎步急刹时可加入快速跌倒,滚地,再复起,最后亮相,这一高低起伏动作强弱的对比看起来比原来精彩的多,而且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加强也非常有帮助。再如呼吸,跳任何一种民间舞都离不开呼吸,最具有特点的要数朝鲜族舞蹈。鲜族舞蹈的呼吸可以贯穿每一个动作,把呼吸感伸到手指、脚趾,同时,那口气的运用中又有松弛与紧张的对比,这与玛莎·格雷姆技术的“脊椎在呼吸推动下的松弛与紧张之交替”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现代舞理论课上,笔者曾看过玛莎的训练及作品录象,她的特点是着重呼吸训练,并且强化它,运用到动作中,可以明显的体会到演员动作时强烈的一吸一吐,这一种现代舞训练法无疑是可以吸取作为民间舞演员的训练法,使之在跳民间舞时运用呼吸会更流畅自如,舞蹈起来会更心身合一。 第四,谈谈创作问题。以往民间舞的创作手法主要是根据“主题”和“音乐”进行编舞,因而很难摆脱旧的模式,而现代舞在创作上大多热衷于“即兴法”与“机遇法”这两种编舞方法。即兴法偏重于感觉的流动不止以及动作的临场发挥和随意运用。这种貌似神秘实则高明的朴素辨证方法于必然与偶然又从偶然中寻找必然。笔者认为民间舞若从动作本身着手去发展、变化,不再单纯利用复杂的情节、演员丰富的表情去取悦于观众,效果可能会更好。以北京舞蹈学院高度老师为2002级民间舞系男生编排的毕业汇报为例,当中有一段具有现代意识的民间舞,演员们把经过发展变化的民间舞动作跳的酣畅淋漓,其效果震撼人心。 以上是笔者关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一点思考。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总是拥有兼收并蓄的胸怀和海量,更有消化吸收的能力和勇气,在多元化文化格局的今天,民间舞更是以现代人的包容与智慧,不断丰富、完善着自身,相信今后会有更长足地发展。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