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论我国舞蹈文化软实力

论我国舞蹈文化软实力

  • 2011-02-10
  • 贾 迪
  • 黄河之声

——关于提升舞蹈思维特性的几点思考文/贾 迪一、为什么要提升舞蹈文化软实力文化、经济全球化不只孤立地关涉文化经济方面和问题,还涉及人文社会等诸多领域和问题,民族经济所能够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历史

——关于提升舞蹈思维特性的几点思考文/贾 迪一、为什么要提升舞蹈文化软实力文化、经济全球化不只孤立地关涉文化经济方面和问题,还涉及人文社会等诸多领域和问题,民族经济所能够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历史的特殊性及其社会进程,同时也推动和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变化。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它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经济全球化预示着世界范围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预示着世界多样文化的融合、冲击和碰撞,并形成有生命力的主流文化。舞蹈文化不是硬武器,但舞蹈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名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先进的舞蹈文化,其软实力就必然大打折扣。舞蹈文化以其特殊的动作语言形式,融合而又相对独立于其它文化样式而存在,它记录和传播着某种文明下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背景下,文化的新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趋势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各种艺术都面临着在新文化构成中的重新定位,舞蹈同其它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挑战。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舞蹈资源大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征的民族民间舞蹈,改革开放为国家也为舞蹈文化艺术的百花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艺术之一,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纽带,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之中,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如何提升舞蹈文化软实力,对舞蹈的再认识。作为一个舞蹈演员或专业编导来说,舞蹈创作更好的体现和提升就是一个舞蹈思维的准确运用和表达。二、舞蹈思维的意义就表演而言,知道舞蹈思维的特性,就能意识地扩大舞者对心理感受的重视,赶住动作的内在,内心的表达,关注身体动作时,身体出动的感受、知觉,同时,有内心引导和产生的自由度。可能,关注身体出动的感受、知觉,是舞蹈本体中最为第一性的舞蹈意识和技术形态,它对舞者来说是最内在的基础,也是最高级的特性关键。由此才能延伸,或者说是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表达以及一个舞者综合方面的素质。对于编舞者来说,舞蹈思维的特性认识极为重要,具有舞蹈思维的特性和能力,可能对编导者来说是一个前提,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对舞蹈思维特性的理解和建立,编舞者才能以舞蹈自身的规律,触及到舞蹈规律下的思考方式,逐步形成舞蹈编排的路径,再叠合为作者的选材、立意、文化背景、风格等合成与最终的作品形成。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说有了“再叠合为”,舞蹈思维性就结束了,或者说是不存在了,而是需要由此地“再叠合为”下,再次回归舞蹈思维特性中进行选材、立意、文化背景、风格的方式化。(1)“方式化”。即一个“入径和出径”的过程和方法,才是编导编舞意识地着眼点、过程态,以致完成作品的创作。三、建立舞蹈思维特性的方式再续说,舞蹈思维的特性对舞蹈而言,它就是那个舞蹈本体具有的特性思维,以及舞蹈特性中需有的思维方式。对舞者而言,舞蹈思维的特性,一部分,本身就依附在舞者的先天潜意识之中,即潜在的、本体的那一可舞的“感觉”状态,并通过后天的舞蹈实践不断地溢出、从容地运用、深厚地展现;另一部分,完全是后天的舞蹈学习、舞蹈知识、舞蹈实践、舞蹈认知,积累出舞蹈思维的特性态,并符合舞蹈的逻辑、方式的基本规律。前者,在于我们不断地挤压能溢出;后者在于我们不断地吸收能扩大。进一步地说:前者,先天的因素,可能在于我们不断地给自身一个内在地氛围场,同时赋予内心的深层潜意识有一个涌动,少受意识层干扰的运作状态。那么,怎样地能形成?可能在于其一、关注人的心理活动,让自身深层潜意识中的感觉,有一个持续、常在“感觉状态”。同时,必须让“感觉”回到有意识,即大脑认识层去感受和接受。其二,精心地畅游“感觉”,让自身很有乐趣地在“感觉状态”中,即想象、联想、幻想。不要有意识地、习惯性地、由概念、逻辑怀疑或者否定“感觉状态”。说句白话:“跟着感觉走”!看似“没有文化”却非常符合艺术性,更是本体特质。其三、要相信非常有价值的灵感、或者说好的感觉,就在一个偶然地遐想中出现,就在看似无准备的条件下诞生。这样就不会由意识放过火失去很多的“感觉”。其四、相信人的潜能、创造性的潜力巨大,不是没有,只是待挖掘。后者,后天的因素,可能在于我们不断地学习心态和行为。让我们队事物的深度广度有着时间进程,没有终止。那么,怎样能达到?可能在于对艺术要有崇拜之心,相信艺术是天、地、人对话的最佳渠道和方式。相信每一件事物都会有其独特和深度,只要投入进去,便能窥探到它的本体,就会有感悟和提高。理性层次的提高,才能让我们队事物有不断地认识和有益的总结。建立舞蹈思维特性的方式,说到底,它不是一个硬性的条例,而是一个“软实力”的提高。简言之,内心世界里隐藏的“话语”,是舞蹈思维特性的胚胎;内心世界里的想象、幻觉画面场,是舞蹈思维特性的前奏,内心情感涌动于身体出动态的意识,是舞蹈思维特性的铺垫,内心视觉画面的内在逻辑构成意识,是舞蹈思维特性的基础;人的身体味道以及动态性加动态的技术性、情感性、意味性,共同形成舞蹈思维特性的规律;一切可视、可听的信息转换为舞蹈可用的状态,便是舞蹈思维特性的相关构成区域。四、改革开放以来舞蹈文化的推进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年轻人广泛吸取世界舞蹈文化精华,同时继承传统核心价值理念,积极探索、研究、创新舞蹈发展。30年来,舞蹈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时代精神,用肢体语言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时代风貌,弘扬人间真、善、美,鞭笞社会假、恶、丑,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理想。无数精美的艺术作品成为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还出现了一大批卓尔不群、德艺双馨的舞蹈艺术家和舞蹈理论家。几十年来,舞蹈史学、生态学、人类学、基础理论学、编导学、美学、影视学等学科发展,使中国的舞蹈理论体系逐渐成熟。改革开放后,国内开设了多种推动包括舞蹈在内的文化艺术发展的重点项目,比如“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举办了多种舞蹈研讨、展演活动,比如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研讨会、中国舞蹈节、宁夏银川回族自治区舞蹈展演、中国·淮南首届国际少儿艺术节、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暨庆回归两岸四地少儿舞蹈大联欢文化艺术夏令营、首届藏族舞蹈当代发展研讨会、首届中国秧歌节、中国舞蹈产业高峰论坛、北京国际院校芭蕾舞比赛、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等。同时,各类民间、民俗文化节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它们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展示中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派。我们提倡自主创新,立足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保护文化多样性发展,进行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增强文化的软实力,以科学发展观,推动舞蹈事业向前发展,攀登艺术高峰。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