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情感与情境在舞蹈教学中的发挥与运用
情感与情境在舞蹈教学中的发挥与运用
- 2011-03-19
- 毛 荣
- 黄河之声
文/毛 荣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政策使人们的眼界放宽,接受的信息更广,而信息社会的到来更把人们的思想方式、思维观念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之而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起了很大
文/毛 荣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政策使人们的眼界放宽,接受的信息更广,而信息社会的到来更把人们的思想方式、思维观念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之而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味的渴求亲情、友情转变为更注重追求平等相处、互相尊重,个人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为此也引发了各行业从管理方式及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面对这一新的变革,对从事舞蹈教学工作的我们来说,无疑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舞蹈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情感与情境的重要作用,针对学生的情绪情感特点进行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多方位的摸索总结出一套更切合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来,以便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更好的适应目前新观念的需要。一、情感与情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情感和人的认识活动紧密联系。教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情感作用与之密不可分。舞蹈是一门美化了的人体运动的艺术,表演者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的支配下,在良好的情境中,才能把舞蹈的意境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也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开展和学习的效果。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求知欲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教师如果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学生,循循善诱,对学生寄以殷切期望,这种积极的良好情感便会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与此同时,如果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好学,刻苦用功,也能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教学的双向活动使双方的情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积极的情感,对教学起着推动作用。消极的情感,对教学起着阻碍作用。情境主要是指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研究证明: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据显示:人在情绪低落时,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只有15—30%,情绪高涨时,其效率能达到80—90%。作为一名教师,能很好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你的教学工作如鱼得水、事半功倍。良好情境的创设能促进舞蹈教学任务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良好情感与情境的创设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现时”情绪情感,充分发挥其学习能动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二、良好情感与情境在舞蹈教学中的创设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感与情境的创设,通过良好情感的发挥和良好情境的运用,促进舞蹈教学的开展。㈠把握和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1、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并善于以积极的教学情感去诱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知道如何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我们舞蹈教学的对象大多是15—20岁的女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正处在青春少女时期,往往情感支配理智,情绪容易激动、敏感、自尊心强,有时看问题不够全面。她们往往以老师的面部表情、体态姿态、语气声调,去体会老师的情感,而又很快将老师的这种情感,溶进自己的学习情感中。作为教师,就要多保护和调动其积极性,维护她们的自尊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态度要和蔼,教学要耐心。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知觉分情感知觉和理智知觉两种。当这两种知觉达到完全协调的时候,人的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记忆力最旺盛。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这里所说的情感知觉,从教学上来说,就是指师生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尊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使其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得到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2、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贯彻“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有位名师在谈到师生关系时曾说:“真正有才能的教师也只能严厉到一定程度,如果长期对学生缺乏理解、同情和关心的话,只能使学生感到伤心、压抑和痛苦,从而削弱教学效果。一般水平的教师如果再加上冷漠无情的教态,消极因素就更大了。”如果教师既能“严”字当头,又能做到“严而有度”,注重发挥教学情感的作用,把积极的情感结合于严格、严密、严肃认真的教学方法中,那么教学效果必将得到显著的提高。缺乏情感的认识活动(学习活动),不可能将认识活动引向深入和持久。学生理智感的萌发,求知欲的点燃,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力量。教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美好的意图,使师生双方在思想上同频共振,相互感染,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在训练或排练前摸清学生的情况,如:健康、情绪、意愿等等,在训练场上,既要严格要求,掌握尺度,又要投以信任的目光,通过面部表情、各种姿态、手势以及说话的语音、语调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这就体现出教师深厚的教学情感。这就是“严而有情”。㈡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1、教师言谈、举止及精神面貌作为一名教师的精神面貌非常重要。当进入教室的一瞬间,教师精神状态的高低好坏,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课堂气氛,直接感染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面貌,正所谓先入为主。教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会让学生潜在的感觉到课堂气氛的明朗、活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对学生授课时,言语要诚恳精练,指出缺点时要婉转,伤害自尊心的话不要说,就事论事,不牵扯任何个人偏见。只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完全放在课堂上。2、加强沟通,平等相助,培养默契与学生在课堂上相互默配合,将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要做到这一点,师生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讲课之前,教师要把教学计划向学生做一概述,以便学生知道他在学什么,能学到什么;与此同时,要了解学生是否接触过这门课,以便把握进度,从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双方心中有数,为将来课堂上相互默契的配合奠定基础。3、经常鼓励,提高兴趣兴趣是靠培养而形成的。但在舞蹈训练中,开始时往往是枯燥的元素训练,如何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鼓励”和“赞赏”是一剂灵丹妙药。常言说的好:“辱骂能让天才变白痴,赞赏能使白痴变天才。”可见赞赏对一个人的激励是多么的巨大,所以教师对学生要积极的进行鼓励和赞赏。只要看到有一点进步,就一定要给予肯定要让学生有成就感,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顺利的过渡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4、课堂节奏张弛相济在一个半小时的课时内,如果只保持一个教学节奏,学生会很疲劳,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在元素训练时,不能抓住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当基本符合要求时才换动作。应同时抓几个动作轮换交替进行练习,而且动作之间的幅度大小、节奏快慢的相互搭配,都是调节课堂节奏的很好办法。另外,课间的休息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强调一下规格要求,以加深印象。还有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拖课,因为已到下课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分散,达不到训练效果。5、保持正确的心态面对学生教师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学生,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知识。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失误要认真面对并及时纠正。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如果教师能坦然面对教学失误时,不仅不会使学生看不起你,反而会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一位诚实的老师,更加敬重你,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积极配合,进一步培养相互间默契,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综上所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积极教学情感,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情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以培养品学兼优的舞蹈人才,为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