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初探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初探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 2011-04-23
  • 王浩
  • 黄河之声

文/王浩摘 要: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与人类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的特殊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从舞蹈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

文/王浩摘 要: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与人类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的特殊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从舞蹈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和舞蹈对幼儿影响的成功所在几个方面来简单地探讨舞蹈对幼儿身心成长的影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国家未来的重任。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现在抓起,从幼儿素质教育抓起。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中的重要部分,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身体发展迅速,求知欲加强,表现出好奇、好问、好模仿的特性。幼儿舞蹈是利用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1]因此,让孩子参加适宜的各种舞蹈教育,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表演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伶俐。1.舞蹈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1.1舞蹈教育对幼儿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开发“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想像力等作为基础条件。幼儿学习舞蹈,通过由易到难的动作、姿态的学习,其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得到逐步的锻炼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也在训练中逐步提高。”[2]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幼儿还会逐步建立起对舞蹈所表达思想感情的领悟,从而进入抽象思维的层面。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为人们提供了发展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因为艺术教育给幼儿的“知觉触动”会使幼儿以其自身的能力对艺术进行把握、阐释、解疑和改进。很多人认为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幼儿舞蹈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幼儿舞蹈集音乐感受、形体动作、节奏变化、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了一些舞蹈语汇并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后,运用即兴舞蹈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在幼儿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记忆, 就没有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任何感知觉都会消失。幼儿的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凡是幼儿感兴趣的、音响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幼儿舞蹈生动、活泼、欢快的形式能帮助幼儿在大脑中留下丰富的记忆表象;幼儿舞蹈的游戏性、趣味性有利于幼儿的形象记忆,使幼儿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舞蹈的内容富、形式多样,始终给幼儿新鲜感,使幼儿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1.2 舞蹈学习对幼儿身体、艺术审美趣味、良好德行的塑造舞蹈能促进少儿身体良好发育,塑造出幼儿身体的形体美。经过训练的孩子,你会一眼看出和一般人不一样,体型匀称,线条长,感觉好。在培训一开始老师就按照“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要求,经过长期训练许多家长都反映:自从孩子参加舞蹈培训后,饭量增加了,感冒减少了,精神好多了。舞蹈是一种美的形式,它体现表演者的形体美、动作美;舞蹈过程中的造型美、形象美、舞蹈动态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舞蹈表演中的队型美、服饰美……儿童可以通过舞蹈训练而受到美的启迪,引发美的感受。可以这样认为:少儿舞蹈训练不仅能为我国舞蹈事业培养幼苗,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少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少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对他们一生的成长都是受益非浅的。舞蹈教育能培养少儿审美意识。舞蹈就像活生生的雕像,把舞蹈和绘画艺术紧密联系起来起到活动画面的作用。在很多幼儿舞蹈中造型和活动画面给人以美的感受。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为工具、动作为语言,身心合一的一种人体文化。动作的美是指动作流畅、协调、有韵律感。动作中的节奏对比,呼吸力度,生情层次的运用构成了舞蹈动作韵律美感。教师在上舞蹈课时,特别强调动作流畅、流动。如果做动作有点没有线,有身没有心,有外没有内,就失去了韵律。因此,通过动作的训练,不仅能解放躯体,使身体各部位富于表现力,适应舞蹈情绪的变化。在舞蹈排练和演出中,更能促进孩子对美的认识,在幼小的心灵留下美好的记忆,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舞蹈艺术是通过人的身体各部的动作、姿态、造型、手法、步法、面部表情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灵的。舞蹈在动作上讲究节奏和韵律,同时将音乐融汇其中,这就使幼儿无论是在训练还是表演中,都能感受到美的感受。无论幼儿舞蹈还是成人舞蹈,都蕴含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动性,都反映着人们创造生活的本能力量。舞蹈可以促进少儿的品行道德意识。“审美意识往往是建立在科学意识与道德意识之上的,因而科学和道德意识是美感的基础,尤其在幼儿意识中,真的好的才是美的。幼儿道德意识的构建过程,始终是学习的过程,就是说,幼儿道德在学习中产生,在学习中丰富充实,在学习中转化修正。”[4]幼儿学习不外三种方式。其一是从直接经验中学习。他的某种行为受到肯定鼓励,从此他认同这种行为,同时还会接受这种行为所内涵的社会准则。他的某种行为受到否定和惩罚,从此他厌弃这种行为,同时还接受了否定这种行为的社会原则。这是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其次,从间接经验中的学习更为普遍,看到他人的遭遇,听到他人的见闻,媒体接受、书面阅读等均属此类。而舞蹈活动则既有间接经验的接触,又有身心的直接投入,幼儿参加一个舞蹈,这个节目源自他人的体验,而学习者在演练中将心投入其中,幼儿舞蹈中所表现的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勇敢顽强等思想感情,可以潜移默化地转变为幼儿的优良品质,构建幼儿的道德观体系。2.舞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及教师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孩子们的心灵特别的纯洁,要想让他更好的学会舞蹈,让他在感情上接受你后效果更会不同凡响。教师还要遵循认知规律因材施教。有的老师急于求成,违背自然规律,结果适得其反。 2.1生理上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及注意孩子的承受能力原则不科学的舞蹈启蒙教育,也就说是舞蹈教育者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对幼儿错误的引导。可能给幼儿身体发育造成许多不利于身体发展的影响。过量的训练可能使孩子的身材变形;腰部不当的训练可能使腰椎受伤;腿部与肩臂的不当训练也可能使幼儿的身体形态产生非正常的变化。不科学的训练还可能使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功能发展不全面、不均衡。有的孩子可能某方面发展好,而另一方面则形成缺陷或不足。如胯部“开”的练习较多而忽略“关”的练习就形成“关”的缺陷;腿的前收练得较好,后伸较差会形成骨盆的前倾;腰部软度较好而肩胸却不够舒展。又如,在幼儿进行了腰部的训练后,必需马上做团身休息动作,使他们的腰部得到很好的放松等。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舞蹈启蒙的时候,教师应该以孩子的承受能力为基本准则。2.2心理上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及寓教于乐之培养准则“幼儿心理发展在这一时期非常重要,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培养与引导,将对孩子的一生带去无法估量的影响。如幼儿的兴趣发展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稳定性差,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兴趣倾向,将使孩子对学习舞蹈产生厌学甚至反感情绪。”[5]又如,幼儿的个性发展正处在初步形成阶段,教育活动的不当将影响到孩子个性的正常发展。教师施教方法不当,孩子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或自闭现象,从而形成不良个性,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舞蹈学习本身就是有“苦”也有“乐”的,启蒙教育不当,将使孩子感受不到“苦”中的“乐”趣,因而产生负面的影响。舞蹈教育本身蕴涵的情感成分非常浓厚,对幼儿的情感发展作用也非常明显。如果教师不注意教育方法,不注意教学语言,使幼儿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孩子就可能产生不愿意学习的消极行为。长期让幼儿处在情绪压抑的状态下,将对孩子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教师施教得当,幼儿的情绪情感就能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应以寓教于乐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根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孩子克服学习的枯燥感,进而对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总之,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实施不当,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与终生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反之,就将会受益终身。“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和终生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舞蹈意识教育正一其独特的功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缺的重要作用。闻一多先生说:“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真实,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所以它是生命机能的表演。但只有在原始舞里才看得出舞的真实面目,因为它是真正全体生命机能的总动员,它是一切艺术中最大综合的艺术。”[6]我们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应抓住契机,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创编丰富多彩、形式迥异的幼儿舞蹈。在幼儿舞蹈活动中,还要更多、更广泛地注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有效地依靠趣味性来调动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参考文献:[1] 颜重光 钟晓红.《幼儿学习舞蹈的好处》.[J]江西教育 2006年06期[2] 汪加千 冯德徐尔充.《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3] 顾星群.《浅谈舞蹈学习与幼儿成长 》.[J]戏文 2006年02期[4]舒维工.《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年12期[5] 杨仲华 温力伟.《舞蹈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6]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第一册 .三联书店1982年版.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