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方法初探

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方法初探

  • 2011-11-27
  • 曾铮 陈静雅
  • 黄河之声

文/曾铮 陈静雅随着“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思想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幼儿教育的投入和关注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幼儿教育,这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一专多能、必须具备较全面、完整能力的幼儿教师来不断充实

文/曾铮 陈静雅随着“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思想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幼儿教育的投入和关注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幼儿教育,这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一专多能、必须具备较全面、完整能力的幼儿教师来不断充实幼儿教育的队伍。幼儿教师不仅有对幼儿进行知识传授的能力,还要有对幼儿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具有能歌善舞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的幼儿教师才能够在幼儿园和各类幼儿培训机构中得到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爱戴。作为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的舞蹈就在幼教专业的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舞蹈在幼儿教育专业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幼儿教育专业学习舞蹈的目的在于能够给幼儿进行舞蹈的启蒙和教学,培养幼儿的美育观念。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幼教专业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幼儿音乐舞蹈教学的方法、规律以及幼儿音乐舞蹈创编的一般技能,才能够胜任幼儿舞蹈教学的任务,舞蹈做为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基本技能技巧课,同时也属于幼儿教育专业技能必修课。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区别于单纯的舞蹈专业的教学,更加具有独特性、系列性和学科性。由于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对于舞蹈的接触很少,有很多学生以前从未经过专门的舞蹈训练,导致了每个学生对于舞蹈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就产生了极大的差异。此外,舞蹈对于人体的机能性要求较高,而学生的身体要求达不到舞蹈专业应该具备的条件,如身体的力量性、柔韧性、稳定性和协调灵活性,也会让学生丧失对于舞蹈课的兴趣,容易促使学生产生对于舞蹈课的心理抵触,从而导致舞蹈课程效果不佳,学生在舞蹈课程上难以进步。在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幼教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提高他们对于舞蹈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二、教育专业的舞蹈的教学方法提高舞蹈学习效果,是幼儿教育专业学习舞蹈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将舞蹈课程中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变革,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提高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为基础,加深对舞蹈认识,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改善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动机和乐学的态度,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1、适当调整课程难度,以提高幼师学生对于舞蹈的认知幼师学生在进校之前大多数是高中文化生,他们对于舞蹈的认识比较简单。但是这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化素质较高。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根据这样的特点,将比较复杂的舞蹈教学内容简单化,多数以让他们掌握舞蹈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为主,不要过分强调专业性。例如我们在中国民族民间教学中,可以多进行单一动作练习和体态动律练习。在组合中将体态动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让他们明白每个民族舞种的基本风格特点,以掌握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讲授内容,使他们知道每种风格的形成的原因,以及出现错误后的纠正方法。以便他们从思想上更进一步加强对舞蹈的认识。2、互动式教学,以提高幼师学生对于舞蹈的兴趣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是当代教育民主化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重要体现。舞蹈课训练强度较大、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能技巧的程度系数较难,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概念比较陌生,加之他们又处于青春期,心理波动较大,所以容易促使学生有了畏难情绪,对于舞蹈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丧失对于舞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了学生对于舞蹈的兴趣,才能更加好的提高学生的舞蹈的掌握程度。那么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呢?由于舞蹈要求人体的机能性较高,而每个学生的身体机能的条件不同,在接受舞蹈技术技巧时就容易产生极大的差异,比如不能够做好“三把叉”、弹跳类技巧不能很好的掌握等等情况,本来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舞蹈就属于“半路出家”的状况,身体状况达不到学习舞蹈的条件,这样的情况就会加剧学生失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舞蹈时遇到的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来,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能够更好解决这类问题,多与学生进行教学上的互动。教师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多观察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认真仔细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点,去培养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优秀方面提出表扬,再在表扬中艺术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通过这种温和的批评方式能让学生去了解到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的地方,同时教师也应该认真的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师生的角色关系变成朋友的身份来进行讨论,师生一起通过讨论出来的方案去进行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气氛就会变得轻松、融洽,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了肯定,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渐渐的不再畏惧舞蹈课,产生学习兴趣。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所以应当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消积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喜欢舞蹈的兴趣进一步的“升温”和发展,成为学习的动力。3、情境式教学,以加深幼师学生对于舞蹈深层次认识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民族民间舞蒙族课堂上,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课程内容为主体的上课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在上课时首先给学生做出一段蒙族舞蹈的示范性动作或是给学生播放一段蒙族舞蹈的剧目后,再让学生通过观看说出自己对蒙族舞蹈的认识,然后教师在通过提问、启发、暗示等手段给学生简洁性的概括出由于蒙古族人民生活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环境中,所以才产生蒙族舞蹈以风格粗矿、豪放,手臂开阔有力,肩部、腰部动作丰富,步伐虽少,但表演丰富的风格特征,最后再进入课程内容,这就容易使学生自己先有了对于蒙族舞蹈的直接认识,然后再通过老师的概括能加深对于蒙族舞蹈风格特征的了解,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习蒙族舞蹈时对于动作的理解以及对于蒙族舞蹈风格的把握。让学生自己先对舞蹈有了认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样,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舞蹈的效果。4、参与式教学,让幼师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习舞蹈的目的不仅仅要能给幼儿进行正规的舞蹈教学与启蒙,还要具备一定的编创幼儿舞蹈的综合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来培养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艺术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的最好平台,教师可以利用专业技能比赛、文艺晚会等实践活动去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能力素质,例如在文艺晚会的时候,让学生独立完成节目内容的编创、排练中等环节,使学生在独立编创、排练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教师在学生发现问题后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角色,通过引导、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去解决问题,让课程内容与艺术实践相辅相成,通过艺术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所学知识,让课程内容来为艺术实践提供必要的素材,这不仅让学生参与进了舞蹈教学的环节中来,也使学生在节目的编创中得到收获,把学生真正变成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知道舞蹈不仅“好学”,而且也让学生更加“好学”舞蹈。5、模拟式教学,以巩固幼师学生对于所学的舞蹈知识模拟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幼儿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优秀教师人才进行幼儿教育工作,所以讲授课程是成为了幼儿教育专业学生以后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学中要具有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其次,要具有优秀的师德素质和教师个人的形象魅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及幼儿教师形象呢?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做好示范性的榜样,在教授课程的形式上先将教师本身转化为幼儿教师,让学生通过教师所示范出的幼儿教师去观察、学习,再给学生提供模拟式的幼儿教育课堂,给学生之间提供了相互学习、观摩的机会,把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变成为“幼儿”和幼儿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所学过的舞蹈组合进行重新组合,在把自己重组后的组合教授给“幼儿”学生。而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在所提供的模拟幼儿教育课堂中,不仅能够锻炼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舞蹈编创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教学试讲的机会,也巩固了学生的所学知识,让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模拟式的幼儿课堂中不断加深理解对于幼儿舞蹈教学需要的想象力与直观性,同时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的纠正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错误地方。通过模拟式的幼儿教育课堂,不仅提高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观察力,还提高了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掌握幼儿舞蹈表演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及编创能力,又拉近了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提高幼儿教育专业中的舞蹈学习效果不仅仅通过教学方法上来提高,也可以通过课程内容上的改革,把传统的基训内容换成幼儿舞蹈考级内容,大大的加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这个改革举措很好的丰富和发展了教学内容,实现了舞蹈的教学目标,提高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效果。提高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效果,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学时,能够运用舞蹈这一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了的希望,所以幼师的优劣将会成为影响下一代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幼师的专业素养,才能保证幼儿的健康发展。舞蹈是幼儿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做为一名舞蹈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的去发展幼儿舞蹈教育,为舞蹈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参考文献:[1]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 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3]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