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试论民族舞蹈的特性与发展趋势

试论民族舞蹈的特性与发展趋势

  • 2011-11-27
  • 范红艳
  • 黄河之声

文/范红艳一、民族舞蹈的民族性舞蹈作品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情感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所谓舞蹈的民族性,不仅是通过舞蹈的风格和特点来表现出来的,更是体现在了民族的风格、心理特征、语言、审美习惯以及民族文化和表达

文/范红艳一、民族舞蹈的民族性舞蹈作品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情感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所谓舞蹈的民族性,不仅是通过舞蹈的风格和特点来表现出来的,更是体现在了民族的风格、心理特征、语言、审美习惯以及民族文化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而一个民族风格非常浓郁的舞蹈作品,也就必然会综合了这些特征,并且最后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以畲族舞蹈《畲家谣》为例,整个舞蹈的艺术风格是恢弘、大气的,同时又不可或缺的突出了畲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整个的剧本安排完全围绕着其民族特色来组织编排舞蹈、谱写音乐、穿插结构,在本民族根基的基础上又做到了传承和创新。整个舞蹈将散落在民间的珍宝串联了起来,表达了本民族人们的生命传承和民族性格,也揭示出了畲族的风姿,让世人看到了畲族人所具有的精神和风骨。二、民族舞蹈的情感性情感性是舞蹈艺术的一项重要特征。舞蹈的表演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同时情感也是舞蹈表演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人体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舞蹈的情感特征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感染情绪的直接性;第二就是感染情绪的强烈性。舞蹈艺术直接通过动作反应情感,并以其强烈、深刻、细腻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使其超越了其他的艺术。同时民族舞蹈更加具有民族性的风格和文化个性,在表演的过程中将情感性与民族性相结合起来鲜明地展现出民族的情感和特点,带给大众巨大的震撼和吸引力。例如著名的黎族舞蹈《草笠舞》就具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整个舞蹈中,姑娘们都身着黎族服饰,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之情,身体动作上将双手抬高至腰部随之手腕翘起摆动,脚步动作上以一只脚为重心,另一只脚弯曲点地,左右轮换,做成这一黎族特有的舞姿形态。另外在表情运用上面,要以生活为典型,以日常的生活和劳动为主来揣摩在经过艺术加工提炼而来。整个舞蹈就是将黎族的情感特点与民族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赋予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最终成为了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一个艺术作品。其他的少数民族舞蹈也是这样的,首先要具有广泛的生活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其次就是要具备较强的感觉能力和较高的想象能力,这样才能将情感与民族特点有机的融入到舞蹈当中,恰如其分地来表达舞蹈的意境。三、民族舞蹈的发展1、继承继承应该作为民族舞蹈发展的根基。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又有着属于自己的舞蹈艺术,并且在民族进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和规范的风格、节奏、核心动作和空间方式等,这些都是民族的精华,是祖先为我们所留下来的珍贵的舞蹈艺术遗产,同时这也就成为了今天我们发展民族舞蹈所拥有的优良的文化土壤,所以我们必须要合理科学地加以运用。所谓民族文化的根源就是在各个民族本身的体内,后人也必须要有这样的清醒的认识,否则就会断送掉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美好前程。2、把目光投向四周在舞蹈艺术当中,民族舞蹈是一个个性较为独特的门类,但也不是说民族舞蹈就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任何的一个舞种,在其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当中都会得到和经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过程。在当前这个资源空前发达的时代,舞蹈艺术繁多的种类和复杂的表现形式更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均不能够比拟的。所以,很多其他艺术的优秀的积极的成分都可以借鉴,例如现代舞、古典舞、芭蕾甚至是从不属于舞蹈这一类别的艺术形式,例如体育、音乐、书法、戏曲等艺术当中的节奏、语言、表现形式及艺术理念,这些艺术形式当中的优秀成分都可以成为民族舞蹈所借鉴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借鉴并不是照抄,假设民族舞蹈完全照抄芭蕾,变成了立足尖旋转、托举等,那就成为了另一种悲哀了。3、把目光投向时代继承性是民族舞蹈发展的根基,的确我们也应该对文化艺术遗产加以继承和弘扬,但是民族舞蹈的本质不应变,还是应该要运用本民族的最具有生活意义的舞蹈形式和反应和歌颂人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反应当下人们所遭遇的生活际遇和状态,以点为基础,以面来概括,从而挖掘出来人性当中最本质和最深层的东西。这一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多学者及专家的重视,创作出来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例如《小河淌水》、《庭院深深》、《阿惹妞》、《雀之灵》、《母亲》等,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还有相当数量的舞蹈作者、作品甚至舞者依然沉浸在旧式的象牙塔当中的自我陶醉和欣赏,脱离了时代主旋律,脱离了社会现实和大众情感,背离了舞蹈的宗旨,不能反映出时代的心声。这一切都是源于舞蹈的受众面还非常小,民族舞蹈还未能走出自产自销的小圈子,自然观众的反映不会热烈。所以,我们提倡并呼吁在发展民族舞蹈的过程中,其思想观念一定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结 语民族舞蹈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不仅是本民族文化的反应,还是民族精神的展示,具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依托着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生活内容;同时,民族舞蹈还具有着很强的写意性和隐喻性的特征,不单单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反应和写照。而舞蹈本身所具有的抒情特征又使得舞蹈当中的这些“反映”和“展示”带有了鲜明的情感色彩和民族性。因此,只要是对民族文化和生活素材进行深入地搜集和积累,就能够创造出来极具生命力、感染力和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出来。至于民族舞蹈的发展之路,则既需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又要借鉴现代艺术创作方法;既需要领悟中国五千年文化史文明史的积淀,又要具有超越世俗、统领时代的思想,既要能够整体把握民族传统的艺术境界,又要具体了解当今时代人们生存的真实状态。只有以这样的心态和思维去思考民族舞蹈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民族舞蹈才能够在不失掉自身特色的同时走出来一条属于自身的发展道路。参考文献:[1] 赵向欣.中国民族舞蹈如何舞向未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邱玉音.民族舞蹈的民族性与情感表现之我见.大众文艺.2005[3] 田连印.谈各民族舞蹈的共同性.剧作家.2003[4] 王多颖.谈民族舞蹈的民族化.艺林漫画.2009[5] 聂乾先.浅议民族舞蹈的民族性.大众文艺.2001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