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双人舞理论与创作技法漫谈

双人舞理论与创作技法漫谈

  • 2011-11-27
  • 赵蓉
  • 黄河之声

文/赵蓉舞蹈作为综合艺术的体现,尤其是肢体语言的展现,究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作为双人舞是舞蹈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们通过电视、网络观看或查阅有关舞蹈资料,双人舞这样的表演形式

文/赵蓉舞蹈作为综合艺术的体现,尤其是肢体语言的展现,究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作为双人舞是舞蹈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们通过电视、网络观看或查阅有关舞蹈资料,双人舞这样的表演形式往往占据了舞台的中心,但双人舞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怎样编创好双人舞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学习双人舞理论,尤其是创作技法对于今后的学习与应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文化特征提高文化审美与舞蹈审美结合双人舞理论与技法,从而使双人舞的编创技法能够在编创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运用。一、双人舞在舞蹈中的地位及审美观在星光闪烁的舞台上,当你看完一场舞剧你便会发现,双人舞的表演形式往往占据着整个舞台的中心。舞蹈是美的,舞蹈编导的任务是创作具有审美价值的舞台艺术作品。追求真善美是编导贯穿始终的生存准则,美的存在是静止的,美的是现实运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广泛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冲破思想的守旧束缚,走进生活,以人为本,建立新颖的双人舞审美体系和编舞方法。在创作舞蹈作品,当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时候尤其离不开双人舞形式。双人舞编排的最终是要归结在审美层面上来,一边完善编舞能力的同时还要一边建立起独立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一种能够将一种审美意识贯彻在一系列肢体动作上面的能力。编者要有自己独到的感知力。在双人舞编创中,在强调“造型性”的同时又有寓意和意向,即除了对造型本身所具有的含义舞蹈编导不是孤立的舞蹈,而舞蹈一定注意从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滋养自己。舞蹈文化的发展与各个时期的美学标准和审美尺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我们研究舞蹈创作的审美规范,其目的就是使我们进行这种舞蹈审美创造活动时,要依据舞蹈创作的艺术规律。掌握比较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以更好的发挥个人的独特的创造精神,能够顺利地达到成功和胜利地彼岸。二、双人舞的分类双人舞作为艺术表演而进入了剧场,音乐占据了灵魂的地位,从而舞蹈开始了既离不开音乐,又要突破音乐去寻找舞蹈自身价值的旅程。音乐的编舞是编导诸多环节始终贯穿的一条线索。动作语言环节依据音乐的启发即兴起舞的课程训练就把舞蹈与音乐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来了。双人舞编导要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新思想与新观念,保持审美意识的传承性,而发展有生命力的舞蹈艺术创作实践理论和方法,舞蹈要找到自身的音乐性并得以回归。(一)抒情双人舞借用音乐中的慢板或柔板段落或乐曲,一般在一部音乐作品的慢板时候较为适合双人舞,在整个作品以双人舞为形式的时候,也运用柔板乐曲。在音乐中所谓柔板并不是始终如一的一个匀速一板到底,它应该是更广泛的、相对的,应该是以柔板为主体音乐形式的。双人舞比较适合于柔板,传统的古典芭蕾双人舞、主题双人舞均是柔板。如《梁祝》中的“引子”和“化蝶”。可见表现爱情内容就用柔板,普遍意义上的双人舞就是音乐中的柔板。(二)对抗双人舞双人舞不可能只是表现和谐的双人关系,矛盾冲突才具有戏剧性,为了拓宽双人舞表现的题材类型,随着戏剧性的加强,双人关系就变的冲突而富有矛盾。加强矛盾性质,是要在双人舞音乐小品练习中把对抗类型的双人舞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三)诙谐双人舞诙谐双人舞表现为嬉闹、游戏、活泼、欢快。快板的双人舞一般表现愉快的感情,同时又有诙谐性和游戏性质。三、双人舞创作技法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表现人物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双人舞技法方面:1、单一的双人舞技法单一的双人舞技法一般有穿、套、镜子、影子、背对背、手和肩、脚和脚这些接触点相关相连的练习,这些技法多是从解决肢体上入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练。2、系统的双人舞技法双人舞编导技术包括:技术基本范畴和双人舞技术审美因素。在基本范畴中,“力度”、“支点”、“流动”是技术支撑、是技术的基本原则。“撞击”、“运行”、“倒带”是技术支撑的手段、方式。“短句”是技术实现的结果,作品的基础,作品的最小单位。“双人路径”、“把位”、“双人逻辑关系”是技术动作可能性的探索路线,在双人接触中是具体(技术)关系的处理手段和规则。在双人舞技术审美因素中,“节奏”和“呼吸”构成了“双人韵律”。双人“空间”、双人舞动“线”和“点”构成“双人动作与造型”。双人语汇把旋律的观念融合进双人舞编排,表现出风格性特征。可以说双人造型是骨骼,双人韵律是血脉,他们共同构成了双人舞技术的审美因素。(1)力度、支点、流动力度、支点、流动(我们简称:“力”、“支”、“流”)是技术支撑,是双人舞蹈编导技术的最初的起点,同时又贯穿于双人舞技法的整个过程。“力”、“支”、“流”是双人舞的技术支撑又是双人舞的硬件。(2)撞击运行和倒带撞击、运行和倒带是技术方法(实现技术支撑的手段、方式)。我们要将“力”、“支”、“流”转化为具体行为就要用具体手段和方法,把“力”凝结为撞击,把“支”凝结成空间形式,把“流”转化成为时间形式从而发挥技术支撑“力”、“支”、“流”的原则,把接触、摩擦、运力融合进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中,以支点发挥空间,以流动发挥时间。(3)短句技术实现的结果,是作品的基础或最小单位。创造一个短句,是从任何一个接触点开始,运转“力”、“支”、“流”产生合理的合乎审美原则的动作,动作的运行和倒带的检索,从而剔除不必要的枝节,动作与动作的转换,产生的短句要动作合理,言辞流畅。(4)双人路径双人舞路径是“力”、“支”、“流”在双人舞句中所经历的流程路径,在撞击和倒带中,实现双人舞句的流程路径即双人舞动作的运动轨迹。①分合,动作的分是为合做铺陈,合是必然。②把位“把位”在技术层面很关键,扶把要巧妙,原则是在接触中合乎“力”的合理流动情况下,尽可能少的接触面来接触,突出一个“少”字,也就是扶把的面积要小,尽可能要少。③双人关系的逻辑舞伴之间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被动关系的转换。3、双人舞技术环节的审美因素在进行双人舞创作技法学习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它的审美因素(1)双人舞的韵律流动要产生律动,而这个律动是否具有审美的属性呢?我们就要用韵律感来观察动作的流动、流向、流速。突出双人舞的韵律美,强化舞蹈本身的音乐性。这适用于双人舞的“力”、“支”、“流”环节,(2)双人舞的造型双人舞的造型性,就是讲在舞姿造型的时候,赋予艺术创作造型手段,产生美感与雕塑感。(3)空间构成双人舞中的空间分别有局部空间和整体空间。局部空间说的是两人各自的空间,整体空间说的是两人共同完成舞姿造型时的空间。在空间方面主要是指动作之间的空间对比、空间转换、空间衔接方面的动作开掘,空间意识、空间能力的训练。(4)高把位舞蹈的高潮是相对的,往往从对比中产生的,一般情况下舞蹈动作的高空间,伴随着动作线的高起伏,在视觉功能上能够产生一定高潮性效果。高潮应该伴随着高潮的双人舞技巧,即巧妙的把位和高难度动作,这种动作可以是高空托举,和连贯的空中抛接、转换动作。(5)双人舞的线和点双人舞的造型和空间构成,造型即为其中之点,而动作的流动与舞台的调度,空间的运用形成线。线点结合构成双人舞的脉络舞蹈其实就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在通过技法解决身体的同时,以双人舞理论基础为切入点,从双人舞的审美观入手拓展专业视野,使技法运用的形式达到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懂得动作、造型、调度、感情与音乐、构思、结构的和谐一致是双人舞创作的根本所在。达到动作的“由情而生、随心而舞”。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教师)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