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圆圈跳的舞蹈——土族安召舞

圆圈跳的舞蹈——土族安召舞

  • 2013-09-06

安召舞是土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项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安召舞土语称“那腾锦莫热”意为围着圆圈跳的舞蹈。是土族人世代相传的一种歌舞形式,每逢过年过节、迎宾送客,人们走亲访友,互相祝福,呈现出一片喜庆景象,在这些喜庆愉快的日子里,安召舞是跳的最欢的时刻。

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春节期间安召舞表演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丹麻镇千人安昭广场舞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婚礼中的土族安昭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小庄村民跳安昭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安召舞是土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项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安召舞土语称“那腾锦莫热”意为围着圆圈跳的舞蹈。是土族人世代相传的一种歌舞形式,每逢过年过节、迎宾送客,人们走亲访友,互相祝福,呈现出一片喜庆景象,在这些喜庆愉快的日子里,安召舞是跳的最欢的时刻。其基本形式是众人围成圈,领唱、众人齐唱、边舞边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舞蹈动作舒展优美唱腔动听悠扬,歌词大意为“天上圆来什么圆,地上圆来什么圆……,天上圆来月亮圆,地上圆来场院圆,进去大门院槽圆,进去厨房锅盖圆……”。从歌词大意可以看出土族人民对生活中的细微观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土族民族精神凝聚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及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民族历史文化价值。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土族原是叱咤风云于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先民曾在甘肃牧区建立过一个长达300年之久的吐谷浑王国,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谷浑亡国后留居于河湟一带,与蒙、汉、藏等民族融合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土族,土族在自然和社会的严酷斗争中,逐渐由游牧民族转型为定居农耕民族。安召舞便在这个时期逐渐成型,安召最初的表演场地是在有院槽的庭院,是土族群众为喜庆生活、庆祝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举行的歌舞表演,在表演中形式与打麦劳作息息相关,如:众人围成圈按碾场时碌碡的转向(逆时针方向),边唱边跳来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土族对世间自然万物的热爱和对生息大地的呵护,在歌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安召舞是一项集体合作表演的歌舞形式,男女老少皆可参与,是一种领唱、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领唱者往往都是能歌善舞的老者充当,安召的舞姿尚未有规定名称,它基本上由简单的“左右弓身摆手”,“上下起伏”,“下蹲旋转”等动作构成。女的动作较优雅、秀气,男的则粗狂、大方。领唱者唱词往往以问句为多,如:“天上圆来什么圆……”,齐唱多以答句为多,如:“天上圆来月亮圆……”,音乐多以3/4拍最为常见,现民间传唱的曲调有《拉毛沿召》、《拉热拉毛》、《兴玛洛》、《安召索洛洛》《召因召》等。现如今安召舞不光是为祈求和庆祝五谷丰登的歌舞表演形式,土族人民在节日、喜庆活动中都要转上一转,人们放开喉咙纵情歌唱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对生活的赞美之情。QdR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