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锡伯贝伦舞瞬间迸发的热情
锡伯贝伦舞瞬间迸发的热情
- 2013-09-06
锡伯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风格多样,锡伯语“玛克辛”和“贝伦”,皆为“舞蹈”之意,而“贝伦”则是其民间舞蹈的总称。作为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第一大种类,贝伦舞流传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锡伯族聚居区。千百年来,贝伦舞世代相传,保留着淳朴的乡土气息,不选时间,不择场地,只要点燃了舞意,乐手弹起贝伦舞曲,人们便翩翩起舞…
锡伯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风格多样,锡伯语“玛克辛”和“贝伦”,皆为“舞蹈”之意,而“贝伦”则是其民间舞蹈的总称。作为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第一大种类,贝伦舞流传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锡伯族聚居区。千百年来,贝伦舞世代相传,保留着淳朴的乡土气息,不选时间,不择场地,只要点燃了舞意,乐手弹起贝伦舞曲,人们便翩翩起舞…
时而双手击胸,时而双手拍腿,时而双手在前上方相拍,时而在胸部左侧、右侧相拍,以至于拍遍身体的各个部位。
在两个拍手动作之间穿插的舞步,如同东北秧歌,活泼明快,欢畅热烈,时时流露出幽默诙谐的情趣,滑稽夸张、引人发笑、给人美感。
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房内堂间,不论人多人少,只要有一人带头奏乐,其他人就会纷纷出场表演。
优美的舞姿,舞动的双肩……锡伯贝伦一曲跳罢,瞬间迸发的热情似乎才刚刚开始。
一生的舞者
在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扎库齐牛录乡的路上,天气一扫往日的阴霾,变得格外晴朗。
同行的伊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江琼告诉大家,这一站我们将去探访锡伯族民间最为流行的舞蹈——贝伦舞。
在该乡,贝伦舞至今还保留着其原始渔猎生活的遗风。半个小时的路途,到达该乡时我们见到了正在跳贝伦舞的锡伯族群众。
现场六七个贝伦舞者动作夸张、引人发笑,又给人美感。几个跳贝伦舞的长者中,有这样一对老夫妻引起了我的兴趣:老婆婆叫英美,今年已经72岁;老公公叫富秀昌,也已70岁,他们十几岁就结为伉俪,老两口在一起跳了50多年的贝伦舞。
提到贝伦舞,英美老人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14岁结婚,刚开始跳锡伯族的秧歌舞,16岁时开始跳贝伦舞。我们的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我和老伴都十分喜欢贝伦舞,这一跳就是50多年。”
老人富秀昌一提起贝伦舞也是神采奕奕:“14岁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将自己本民族的西迁歌自编自演成舞蹈,共分了16段,要跳近3个半小时。1997年,日本的一个公司就《招媳妇舞》(锡伯语叫‘赫赫呼拉热贝伦’)还采访过我,现在这个舞蹈全世界都很有名。一转眼十年过去了,看来我要与贝伦舞相伴一生了。”
所谓的《招媳妇舞》往往是在节假日和婚礼上跳。小伙子踏着节拍表演恋爱情景,迈着舞步来到姑娘的闺房外,向着窗户招手示意。
狗叫了,引来了姑娘父亲的警觉,老人故意咳嗽,小伙子吓跑了;但他不甘心就此撤退,带着夸张的表情,闲跳一阵,又来到窗下。
姑娘终于被他召唤出来,双双对舞,情意缠绵。观众配合舞蹈动作,自发地学狗叫,学老人咳嗽,吹口哨助兴,舞者与观众配合默契。
陈江琼介绍说,贝伦舞与锡伯族的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无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看到贝伦舞的即兴表演,因而它对开展锡伯族的民间文化活动大有益处。
舞蹈之魂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锡伯族民歌《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唱遍了全国,可谁曾想到,这个脍炙人口的歌曲曲谱竟然来自锡伯贝伦的音乐素材。
上世纪80年代,相关人士潜心搜集贝伦舞有近22种,而今由于老艺人相继去世,到目前贝伦舞也只有十余种形式。
主要有:“多若罗若贝伦”,意为“行礼舞”;“赫赫呼拉热贝伦”,意为“招媳妇舞”;“梭克托火贝伦”,意为“醉舞”;“多木多昆玛克辛”,意为“蝴蝶舞”等等。
但值得庆幸的是,锡伯族的贝伦舞在与新疆各兄弟民族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特点、新的舞蹈语汇和表现手法。
老艺人郑奇山今年59岁,17岁时就开始跳贝伦舞,至今已经跳了40多年。
在欣赏老人跳“梭克托火贝伦”舞(醉舞)的过程中,跳舞之前和跳舞间隙,他总要喝上点酒。
老人介绍:“我以前跳舞喝酒主要是为了冬天祛寒,时间长了,久而久之养成了这种习惯,喝点酒跳舞反而更有激情。”
过去西北边塞自然环境严酷,造就了锡伯族渔民、猎夫粗犷豪爽的性格,以及饮酒的习惯。
加之以酒会友的社交方式,和以酒助兴的即兴歌舞活动,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锡伯族的酒文化。
“梭克托火贝伦”描绘了从喝酒、微醉到大醉,以至醉倒的姿态,在舞步中间加入点不着烟、吃辣椒往眼睛上放等醉酒时的动作,幽默滑稽,其中也不乏讽刺警世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为女性创作的舞蹈,如“多木多昆玛克辛”(蝴蝶舞)。舞蹈把蝴蝶当作追求爱情的象征,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追逐蝴蝶并最终捕捉到的全过程。
“茶伏也布热贝伦”,也是女性跳的舞蹈,描写家庭主妇晨起拾粪、挑水、挤牛奶、烧水、冲奶茶,然后一碗一碗端给家人喝的全过程,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特色。
用心演绎
贝伦舞是锡伯族人民内心激情的表现,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这些舞蹈将会变得苍白无力。陈江琼告诉我们,贝伦舞为锡伯族舞台艺术的创作提供着不竭的源泉,锡伯族文艺工作者根据贝伦舞创作出多部现代舞蹈,多次在地州、自治区、国家级文艺汇演中演出并获奖。
目前会跳原始风格贝伦舞的民间艺人大都年事偏高,而年轻人跳的贝伦舞变异较大,正在失去贝伦舞固有的风格和特征。
所幸的是,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将贝伦舞确认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之一。
通过老艺人的传帮带,向年轻人传授贝伦舞蹈艺术,让他们系统地学习贝伦舞,培养出年轻一代的贝伦舞蹈传承人。
所有这一系列措施对于贝伦舞的保护工作,对于传承和发展锡伯族的民间舞蹈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