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彝族酒礼舞 依然强大的存在

彝族酒礼舞 依然强大的存在

  • 2013-09-07

与“撮泰吉”成熟表演者越来越少,人才逐渐出现断层的窘况相比,“比一头牛的毛还多的”酒礼歌(舞)在板底,还有更多的彝族生活的地方,是依然强大的存在,因为,它是彝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之一,与生命和土地同在。

数量比一头牛的毛还多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与“撮泰吉”成熟表演者越来越少,人才逐渐出现断层的窘况相比,“比一头牛的毛还多的”酒礼歌(舞)在板底,还有更多的彝族生活的地方,是依然强大的存在,因为,它是彝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之一,与生命和土地同在。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每次一唱酒礼歌,唱着唱着就会有人触景生情(自己或亲人出嫁的情景)哭起来。”在场的一位乡干部说。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关于酒礼歌到底有多少,恐怕没人说得清楚,据说板底乡有人就说过:“比一头牛的毛还多。”“多得很,一天一夜也唱不完。”板底小学的数学教师,板底彝族酒礼舞对外表演,长期的主力表演者之一的罗德慧说。据有关资料显示,一场完整的彝族婚礼,从送亲出门到回亲,共三天满四天转,送亲的人起身离去,酒礼舞的全部程序才算结束。这样看来,酒礼歌真是多得“好比春江水”,其数量堪称惊人。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在我们这里,大部分的人都会唱。”同样是小学的数学教师,同时还兼任撮泰吉表演者和酒礼舞指导的龙文友说。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 普及有环境有力度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酒醇歌酣,古老的酒歌在时间的擦洗下,愈加醇厚动人,并因为其独特形式、底蕴厚实,被有关文化工作者、专家、学者关注、重视和推介,并随着文化使者远行。1994年贵州少数民族歌舞团到加拿大演出,酒礼舞受到外国观众的热烈欢迎。2006年,彝族酒礼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如今,酒礼舞作为板底乡的文化主打牌之一,以准专业化和以学校教育的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这个地方底蕴深,成绩好,(通过民间歌舞表演)走出去的人很多。而板底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之一,就是文化活乡,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这方面做努力。”分管文化工作的板底乡党委副书记李家伟说。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去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阿西里西艺术团被省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这项工作中,除了对久负盛名的“撮泰吉”的保护和传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之外,同时对该乡的酒礼舞等几个实力雄厚的民族文化项目也采取了一些及时性的保护和传承措施。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条可行且效果很好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措施,在板底,酒礼舞成为学校音乐课的内容之一。良好的民族语言交流语境,双语教学,从小的耳濡目染,等等,这些先天条件,为酒礼舞的普及和传扬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我老家是威宁板底,那里是彝族乡嘛,寨子里的人都喜欢唱彝歌,我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经常跟着寨子里的奶奶们学唱,打小还没开始读书就很喜欢唱,学到了不少酒礼歌。”毕节学院艺术系学生,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毕节试验区活动周展演期间表现抢眼的李海云说。她15岁就因为会唱歌被推荐参加了“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拨赛的李海云,是我区目前会唱彝族酒礼歌(舞)的后起之秀之一。目前正在实习期的她认为,自己的根在彝族,把彝家原汁原味的酒礼歌更多地挖掘和收集起来,让这些流传千年的古歌魅力重现,是她的愿望和梦想。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而在我们采访当天看到的酒礼舞表演队伍里,就有几名才十几岁的中学生。这支队伍,也将代表板底乡参加“2011’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威宁县选拔赛,乡里对这次“出征”很重视,每天定时集中训练,龙文友和罗德慧担任艺术指导,每位参赛队员乡里每天补助50元。“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酒礼舞打造成精品推出去。”李家伟强调。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他同时还介绍,乡政府有意将基础好的孩子推荐到毕节学院等高等学府进行深造,为酒礼舞等民族文化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而对那些流动性较强的民间人才,则通过签合同进入艺术团的形式将其稳定下来。“这些措施,上级文化部门很认可,但项目扶持经费有困难,有些已经确定的补助经费不到位。”李家伟说。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长期的收集、整理和认真筛选,预计今年底,《板底乡彝族民歌》将正式出版发行,这本被定位为“全国一流的民歌选编”来经营的文化产品里,收记了大量的板底乡流传已久的酒礼歌内容,届时,酒礼舞将以文字的形式再次远行。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综上,从民间到官方,酒礼舞保护和发展的意识毋庸置疑地正在树立,传承环境也通过各种形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实绩。但同时,我们在采访中也注意到一个问题,“原汁原味”是所有传统民族文化的魂魄所在,而在宣传和推介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和要求,其“原汁原味”正被不经意地淡化,一些质朴的表演被舞台化悄悄销蚀,其成为很多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误区,因此,如何在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下,保护“非物”纯正的遗传基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和难题。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有些原生态民族歌舞演绎中的现代元素越来越多了,我个人认为可以变,但不能超越模子,只能换包装,不能连内瓤子都换了。”威宁自治县文管所副所长刘仕明在谈到“非物”传承时,对这个误区表示了自己的担忧。dUY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