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六佾舞”祭祀至圣先师
“六佾舞”祭祀至圣先师
- 2013-09-07
鼓乐隆隆,琴声泱泱。为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在全球共同祭孔之际,为挖掘天津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南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祭孔大典暨乐舞礼仪活动”,昨日在天津文庙举行。典礼场面盛大庄重,吸引了大批市民及游客前来观礼。
鼓乐隆隆,琴声泱泱。为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在全球共同祭孔之际,为挖掘天津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南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祭孔大典暨乐舞礼仪活动”,昨日在天津文庙举行。典礼场面盛大庄重,吸引了大批市民及游客前来观礼。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此次文庙再现了这一在天津沉寂多年的古老祭祀大典。
百余人参与祭孔典礼
“启户!”10:00,随着典礼官一声节奏缓慢而又洪亮的号令,大成门缓缓开启,两侧的乐手共同击鼓鸣钟,身着祭孔服装的崇化中学的青年学子们担任的舞生、乐生,以麾、节引导,按鼓拍五步一顿,沿甬路、大成门中门而至大成殿月台,分东西两边站立。乐、舞生之后执事、主祭官、陪祭官依次就位。三通鼓后,大成门关闭,祭孔大典正式开始。此次参加祭孔的人员达百人之多,其中舞蹈者三十六人,主祭官、陪祭官、执事、典仪官若干人,场面宏大。
古老六佾舞
首次搬上祭典
当《宣平之章》响起时,乐声宁和,悠扬回旋。舞生开始呈现祭孔专用舞蹈——六佾舞,舞生右手持羽,左手持龠,翩翩起舞,舞容庄重典雅。这一场面宏大的祭孔乐舞,生动地展现了尘封在古籍中的古老礼仪。据悉,佾舞是集乐、歌、舞、礼四者于一体的古代宫廷乐舞,分别在祭祀天子、公侯、大夫等的最隆重的活动中所使用的仪式,是现今仅存的古代礼仪舞蹈,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庙特地从山东请来专家编排了此舞,在昨天的祭孔大典上首次演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