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舞蹈演员的智能开发
舞蹈演员的智能开发
- 2013-09-25
舞蹈演员的“智能”应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舞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舞蹈演员的智能。
舞蹈演员的“智能”应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舞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舞蹈演员的智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舞蹈演员早期的智能开发;要注意其非智能因素对智能的影响:不要把舞蹈学生仅仅视为知识、技术的贮存者而要视其为未来知识、技术的更新者和创造者。一、舞蹈演员的智能结构应包含的智能因素智能——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系统的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基础,无知也就无能。智能是驾驭知识,使其转化为力量的关键。舞蹈演员的智能结构应包含哪些主要的智能因素呢?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不仅是科学家重要的智能因素,也是舞蹈家重要的智能因素。一个舞蹈演员一生的艺术实践,不外采集和创造两项工作。无论对采集或创造,观察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教学中,常常有的学生学得快,学得好;有的学生学得慢,学得差,他们接受能力的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能力。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善于从观察中对比,从对比中找到症结、窍门、技术要点,因而能够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方法。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一般都缺乏敏锐的观察能力,他们在练习中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自然不会有高效率、高质量。在技术训练中,对于技术要点,学生们观察到了就几乎等于学到了一半,如果没有观察到,即使练许多遍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同样需要观察能力。众所周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舞蹈表演创造的源泉。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不断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养料。梅兰芳曾说: “我在艺术上的进步与深入,很得力于看戏”,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看戏也得会看,才能有收获。会看,就是观察能力强。
2.想象能力。舞蹈表演创造同一切艺术创造一样,始于想象。一切观察采集来的生活和艺术资料,必须通过艺术想象,才能转化为艺术真实,转化为艺术创造的成果。纵观舞蹈表演创造的过程,从编导介绍作品构思开始,演员就进入了想象活动,直到演出的每一个瞬间,每一场演出,演员都需要重新唤起新的想象,赋予角色以新的血液,才能保持节目的艺术青春。横观舞蹈表演创造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角色情感的体验、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人物关系、情景意境的体现等等,无不需要演员生动而丰富的想象活动。艺术想象是演员进入角色的桥梁,并贯穿表演创造的始末和各个方面。艺术想象中断了,艺术创造也就中断了。优秀的舞蹈演员同平庸的舞蹈演员其差别之一,也在于有无驰骋想象、神游天地的能力。
3.感受能力、身心自制及表现能力。在舞蹈表演创造中,情感是一切舞姿、动作、技巧的动因、内驱力,有感而动,其表演才富有光彩、魅力,也才能拨动观众的心弦。情为舞之核,情丰而舞生,情乏则舞死,强烈的情感色彩是舞蹈表演创造的生机之所在。而感受、体验能力正是演员“情动于衷”的技术保证。自然还要通过表现能力,才能把情感信息传递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
但是,一个人单有感受力而缺乏身心自制力,将同缺乏情感一样,不能成为优秀的舞蹈演员。正如表演艺术家查哈瓦所讲:“适中的感受力加上自制力能够产生好的演员,而只有强烈的感受力加上充分的自制力才能产生伟大的演员”。从而构成舞蹈演员智能结构的特殊性。
4.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能结构的核心。一切精美的舞蹈表演,无不是在巧妙独到的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诞生。舞蹈演员所需要的思维能力,既具有智能性,又具有艺术性,是智能和艺术的结合。既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又需要逻辑思维的能力。对于艺术工作者,不能只强调形象思维的能力,其实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舞蹈作品及其表演,不仅要受生活逻辑的检验,还要受艺术逻辑的检验。当然,舞蹈艺术有自己特殊的逻辑。舞蹈演员要有敏捷的“舞思”,才能把握作品的灵魂,舞姿、动作、技巧方能应运而生,显现光彩。我看到有的舞蹈演员表演,基本是孤立的舞姿、动作的罗列,动作间缺乏逻辑性,有机性,对作品缺乏基本的理解,显然是缺乏艺术思维能力所致。
5.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使各种能力转化为艺术创造成果的关键,是各种能力培养的目的。舞蹈演员工作的本质就是创造。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得好:“我们不应该象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象蜘蛛,只从肚中抽丝;而应象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我们应该培养蜜蜂型的演员。演员只有通过自己的创造,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而艺术则贵在具有个性,缺乏个性的东西,是平庸的,没有多少生命。模仿型的演员,顶多只能达到教师的水平,而我们所希望的是超过教师。培养创造型的演员才能青出于兰而胜于兰,推动舞蹈事业的前进。
二、要注意舞蹈演员早期的智能开发
现代教育趋向于早期教育。我国一九七八年开始设立科技大学少年班,最小的十一岁,最大的十六岁。仅七八年招收的两期共85人中,有34人提前两年、7人提前一年考取研究生,16人应届毕业考取研究生,占67%。音乐教育、体育教育、书法绘画教育,都比过去起蒙早。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认为“小孩自出生之时起,就开始接受教育”,他忠告所有的父母“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他采用祖国语言的教育方法,从婴儿时期开始,进行音乐教育,效果显著。
舞蹈教育一向是比较早的,但多侧重于身体技术训练。有的同志认为智能性,艺术性教育,不象身体技术训练那样受年龄限制,应该放到后期,甚至认为可以放到工作中去锻炼。但是,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缺乏智能性、艺术性教育,不但学生的技术容易僵死,而且他们的艺术观念也容易片面地只重视技术,不重视艺术。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一种非艺术素质的匠气,这种匠气则是智能性、艺术性教育无形的心理障碍。因此,到青年时期再开始进行智能性、艺术性教育,对一些人来讲,就会如同到青年时期才开始身体的开度、软度、能力训练一样,将是困难的。早期进行智能性、,艺术性教育,不但比青年时期容易,同时对身体技术也大有好处。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可塑性的幅度和限度中,发现人在不同的年龄,可塑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可塑性强于成人。因此认为培养人才一定要从儿童时期开始。
舞蹈表演创造的成果,必须建立在创造思维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应在舞蹈演员的幼年时期,培养他们智能性思考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播下创造的种子。不要担心他们年纪小,十白他们接受不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感孩子们接受智能性、艺术性教育的能力是很强的,潜力是很大的。据研究表明:“进行智能思考的能力,与年龄无固定关系”。那种认为孩子“年龄太小,无法理解”是十分不科学的见解。所以,舞蹈演员早期的智能开发,不但必要而且可能。可以广开学生的学路,增长学生的才干,有利于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