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的艺术分析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的艺术分析

  • 2014-02-27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独立舞种和体系,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与造型,特别注重眼睛的表演和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独立舞种和体系,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与造型,特别注重眼睛的表演和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具备独有的“东方式”刚柔并济的美感。身韵课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北京舞蹈学院李正一和唐满城两位古典舞老教授创建,曾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列为优秀教学成果而获得奖励,它的创建让中国古典舞重振雄风,使古典舞事业曙光再现,可以说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它强调“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诠释了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元素与运动规则
    身韵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 “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 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 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形神兼备, 身心并用, 内外统一”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 也是中国古典舞演员所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与素质。
    身韵的基本元素包括了“提、沉、冲、靠、含、腆、仰、横拧、旁提”等,它们是从身韵动作中提炼出来的,充分体现了身韵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逢开必合、逢冲必靠等一切从反面做起的反律式运动规则与“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路线规则,有着无可限量的创新功能。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核心
    “形、神、劲、律”是身韵的核心,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动作特征与审美规范。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包含着动作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双重意义。
    1、 形
    形是古典舞魅力的依附,是古典舞韵律的传达媒介,一切外部展现的动作、舞姿、体态、路线都可以称之为“形”,它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要真正做到“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境界,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要求是无法融合在一起的。
    身韵在“形”的训练中, 采用以“拧、倾、圆、曲”的体态美为重点、以腰部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以“平圆、立圆、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中优秀的典型的动作为依据, 以由浅入深并层层发展的训练方法,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例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翘袖折腰”、唐代的“三道湾”、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以及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曲线美。
    2、神
    神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也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才能体味舞蹈所包涵的真实意境。
    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可以说,没了神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身韵从预动到动作之间体现的过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是“神韵”之具体化,它可以和最基本的元素训练融为一体,也可以和眼睛的“张、弛、聚、放、凝、收、含”等相结合,甚至动作结束时“神”还可以继续延伸,体现“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的形神结合规律。
    3、劲
    身韵的劲头不可使“蛮”劲而要使“巧”劲,讲究“起于方寸而现于体态”,每个动作力度的大小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强弱、快慢、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的对比和区别,都需要舞者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
    中国古典舞的节奏规律不是匀速“脉动”式的,它更多的情况是在“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较为自由而又有变化规律的节奏中进行,因此“劲”不仅贯穿于整个动作过程中,而且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亮相”的处理上,用“寸劲”来“画龙点睛”,“反衬劲”加以强化和烘托造型,“神劲”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 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
    4、律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动作接动作的通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使之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也是古典舞身韵律动中十分重要的特征,如双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方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更具典型的是一切动作“要从反面做起”的法则,即“逢沉必提、逢冲必靠、逢开必合、逢前必后、逢左必右”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的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 “舞律”之精奥之处。
    三、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训练意义
    身韵作为一种风格训练的目的,其训练意义大致体现在能力、风格、语言这三大方面的身体基础训练上:
    1、紧张僵硬的身体是所有舞者的大忌,舞蹈动作的完成又需要肌肉的用力,因此这种松与紧的关系是每个舞种都要面临的一个训练难题,身韵所强调的”内外结合”式的训练方法,可以恰如其分地解决这一难题。身韵在训练中要求内部的气息在做动作时要起到主导作用,体现在动作的发力、引领及连接上,要求以气驱力、以力御形”。如身韵对于其基本动律元素“提沉”的强调,就是针对气息运动要贯穿动作始终的一种训练意识要求。这种内外结合、以气领形的运动方式,不但使身体随着气息的一张一弛而松弛下来,还增强了身体的表现力,使动作的内涵更加饱满、感觉更加细腻。另外,由于身韵的语言结构方式讲究阴阳对比的辩证统一,一系列强与弱 、大与小、缓与急、松与紧、高与低等的动作组合方式,将肢体运动的空间变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动作语言的特性,使得肌肉的各方面能力在其中得到有效的强化训练。
    2、身韵所追求的风格是中国传统的“合”的运动节奏体现。身韵课对于这种“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节六合、传导之合及形神之合等。例如一个最简单的盘坐双背手的提沉动律练习,它既要求起于腰、行于背、止于眼的传导之合,又要求“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的内外之合,这还没有加上站立起来后上下肢的三节六合的配合,经过如此系统的对于身体各部位的训练,必然会达到其风格训练的能力强化目的。
    3、身韵的舞蹈语言训练显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韵动作本身所具有的语言性因素,即一种形象性语言的表达;二是在身韵训练中由元素——短句——组合的训练程序,所形成的一种结构性语言表达。身韵的元素动作,不但提供给编导一个语言编创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可以根据元素无限发展变化的创作理念,即道家所言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而形成身韵的语言生发。因此,身韵对于创作来说是一种具有风格性、基础性、生发性的语汇核心概念,可以无限量的加以变化、创新,从而创造出更挥洒写意、变化丰富的舞蹈段落和作品。
    综上所述,凝聚着中国舞蹈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观的身韵现已成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和该舞种的显着特征标志,有着极为重要的训练意义。
    责任编辑:文键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赵丽敏 着 锦州师范学院 1999(4)
    [2] 《同祖同根,相得益彰——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基训中的运用》 张蕊 着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1(1)
    [3]《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唐满城,金浩 着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