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岁岁舞芭蕾 年年飞“天鹅”
岁岁舞芭蕾 年年飞“天鹅”
- 2012-01-18
- 舞蹈啦
- 杭州日报
2012年伊始,飞了几十年的“天鹅”,依然不知疲倦地活跃在上海各大剧院的舞台上——俄罗斯多家带着 “国立”、“明星”、“皇冠”头衔的芭蕾舞团,连同本土院团移植献演的版本,在上海多家剧院连续演了10多场

2012年伊始,飞了几十年的“天鹅”,依然不知疲倦地活跃在上海各大剧院的舞台上——俄罗斯多家带着 “国立”、“明星”、“皇冠”头衔的芭蕾舞团,连同本土院团移植献演的版本,在上海多家剧院连续演了10多场《天鹅湖》,几乎场场坐满了观众。然而,同一块幕布下,《非洲脚印》、《柴可夫斯基 “恋曲”》等其他优秀当代芭蕾、舞蹈秀,却面临着票房不佳的尴尬。
“一部《天鹅湖》,赚了中国市场几十年票房。 ”与表演打了多年交道的上海演出公司项目经理靡小草感叹,被奉为经典的《天鹅湖》,在舞蹈技巧和阵型上的确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仅此一部芭蕾舞剧,并不能代表芭蕾舞所有的流派与风格。演出商和宣传词往往用“芭蕾舞高峰上的皇冠”等字眼来拔高其地位,也让对世界舞蹈发展不甚了解的中国观众产生了“看芭蕾,只一部《天鹅湖》就够了”的误读。
偏爱《天鹅湖》的城市并不只有上海。2012年元旦当天,由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联袂献演的“远洋之夜”《天鹅湖》就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偌大的观众席,几乎找不到空位。杭州的一位演艺公司负责人称,《天鹅湖》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等同于芭蕾舞。杭州观众所见过的“天鹅”也是五花八门,近年来,就有德国莱茵歌剧院芭蕾舞团的“红色版本”《天鹅湖》,广州战士杂技团编制的“杂技版本”《天鹅湖》,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的“冰上版本”《天鹅湖》等。“不管是哪个版本,只要来了,基本上能赚个钵满盆满。”
“有时候,同样经典的《吉赛尔》、《胡桃夹子》却都不太好卖。观众只关心‘是不是《天鹅湖》’,不是就吸引不了人。 ”上海东艺票房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元旦前后的贺岁舞蹈市场,有演出商将有南非“大河之舞”美誉的《非洲脚印》,以及在美国演出每每爆棚的圣彼得堡艾芙曼芭蕾舞团的两部力作《柴可夫斯基“恋曲”》、《俄罗斯哈姆雷特》引进上海市场。但同往年一样,这些演出“卖一场差强人意,卖两场就是自我挑战”。
“舞蹈市场只认一部《天鹅湖》的畸形状态,是多年引进、欣赏定势造成的。像艾芙曼芭蕾舞团等的作品,在国外享有盛誉,但国内观众却没什么概念。”业内人士称,这种状况,需要舞蹈市场和观众的培育,需要剧院、艺术院团、演出商、艺术普及工作者多方努力来改变。“古典艺术的市场是培育出来的。观众需要引导,而不是迎合。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只能欲速不达。”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