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杨丽萍:我不是一个职业的舞蹈家,而是一个生命的舞者

杨丽萍:我不是一个职业的舞蹈家,而是一个生命的舞者

  • 2012-07-28
  • 舞蹈啦

舞蹈艺术家杨丽萍。 7月23日,杨丽萍最新舞剧《孔雀》在云南昆明举行全球巡演发布仪式。这场由杨丽萍为总编导,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以及参与北京奥运会音响效果设计者宋多多超强阵

舞蹈艺术家杨丽萍。
舞蹈艺术家杨丽萍。

    7月23日,杨丽萍最新舞剧《孔雀》在云南昆明举行全球巡演发布仪式。这场由杨丽萍为总编导,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以及参与北京奥运会音响效果设计者宋多多超强阵容协作而成的《孔雀》亦初定明年1月17日至19日将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从1981年的《孔雀公主》到1986年《雀之灵》,从《雀之灵》到今年春晚的《雀之恋》,杨丽萍的孔雀式艺术语言也已经成为她自成一格的舞蹈标签,不过,有传言说,此次《孔雀》不仅将颠覆刻板符号化形象,更会是杨丽萍的封山之作。南都记者特赴昆明《孔雀》全球巡演发布会现场,听杨丽萍讲述这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全新“孔雀”,亦将会是如何一种对生命的终极叩问。

  我用孔雀演绎生命的体验

  毋庸置疑孔雀就是杨丽萍舞台形象的标签。从孔雀开始的杨丽萍,亦要以孔雀结束。这部全新的舞台剧《孔雀》直至举行发布会的当天,杨丽萍依旧不太愿意透露具体细节。在她的讲述中,只有些许蛛丝马迹可以窥得。“这分春、夏、秋、冬四个篇章,围绕生命和爱这两个永恒的主题展开。这跟《云南映象》的原生态、《云南的响声》的衍生态不同,是我们团队用想象力创造的超现实的舞剧。”

  这是这位孔雀公主的半自传体舞剧。“孔雀是一种图腾、是人的信仰。从懂事那天起,就惊叹有这种美好的生物。我借用孔雀这样自然的生物,就是把一种生命的体验融入到剧中。上帝既然给了我舞蹈的才能,我就想用舞蹈的方式去呈现在肢体上、血液中。《孔雀》是会让人感觉奇妙的舞剧,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然、生命、成长、人性和爱的故事。它在我身体里涌动、流淌,有感而发地表现出来。”杨丽萍表示,相比于《雀之灵》,相同的就是用肢体来传递对生命、对自然、对艺术的感情,不同的是,“这是一个舞剧,它有人生百味,它要把生老病死、春夏秋冬像一部戏一样串起来。在这戏中,有人代表美好,有人代表死亡,有人代表时间,有人代表贪欲,有人像树叶划过面孔,凝练了很多对生命的体验,这是希望跟自然和谐的状态。”

  不是延续自己的神话,而是欲成东方版《天鹅湖》

  “西方人热爱天鹅,我们喜欢孔雀,西方有个《天鹅湖》,我们有《孔雀》。”杨丽萍并不只是简单地从孔雀开始,以孔雀结束,用舞剧艺术顾问叶永青的话来说,“她不仅是延续自己的神话,而是要树立一个品牌,一个传世的作品。”

  但事实是,就是在这个中国版《天鹅湖》刚刚开启大幕的时候,杨丽萍被风传这部戏将会是她的封山之作。一方面是要让《孔雀》成为东方的《天鹅湖》,另一方面杨丽萍却在它诞生的时候选择谢幕?其内在原因是什么?没有了杨丽萍后的中国版《天鹅湖》的灵魂在何处?杨丽萍的艺术精神又该如何承继?

  对此,杨丽萍似乎已经规划得相当明确。“谢幕演出的说法太极端了。我从来没觉得这是谢幕演出,只是觉得到了我这个年龄应该退出表演的舞台,去做一些创作与传承的工作,让年轻舞者有个表现的天地。”杨丽萍说,“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在云南的村村寨寨中找了很多族人、民间舞者。比如小彩旗、虾嘎都是本土特别热爱舞蹈的演员。这些都是新的血液,更不用说从外地过来的王迪等演员。《孔雀》的舞者是丰富丰满的。特别是彩旗,是该剧中一个主要的灵魂人物。”

  该舞剧的美术总监叶锦添似乎也不担心《孔雀》的承继问题,“我看到杨丽萍的时候,感觉到她身上有漂亮的人比不上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信仰,会感染很多一起工作、生活的人。她坐在那就是一个图腾。而小彩旗坐在那,也是一个图腾。”

  “舞蹈是有感而发,跳舞不一定是在舞台上,可以是在一棵大树下,可以是在田间。如果有一天不在舞台上,回到原来的状态,那样也很过瘾。”与很多舞者不同,杨丽萍迷恋舞蹈,却不执着于舞台。她甚至说:“我不是一个职业的舞蹈家,而是一个生命的舞者。”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