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红岩舞蹈队感人事迹将拍成微电影
红岩舞蹈队感人事迹将拍成微电影
- 2012-09-03
编剧正在听两位队长讲舞蹈队的故事 两位队长大摆舞姿(前为现任队长文志
编剧正在听两位队长讲舞蹈队的故事
两位队长大摆舞姿(前为现任队长文志英
20多位老人十五年如一日舞动生活,跳遍渝中区各大社区,队员历经多次变故不离不弃……早在优秀微故事评选阶段,以红岩舞蹈队为原型的《舞出夕阳红》就感动了大批市民,该故事也得到了参赛导演牟星的青睐,将被拍成微电影。
今日,剧组两位编剧跟随记者一起,找到并采访了红岩舞蹈队首任队长刘筱兰和现任队长文志英,和大家分享一段长达15年的舞蹈情缘,看她们如何在人生的后半程舞出“最美夕阳红”。
第一支上台跳的舞是《紫荆花开别样红》
不同于其他兴趣组织,红岩舞蹈队并不是队员因共同爱好而自发建立,而是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成立的。
1997年,位了避免退休老人被当时的一些非法组织利用,红岩村化龙桥街居委会把小区的退休老人聚集起来,请专人教授她们央视第一套秧歌《红绸舞》。
成立之初,适时46岁的刘筱兰当选了舞蹈队第一任队长。刘队长告诉记者,舞蹈队队员大多是企业和工厂的工人,“别说跳舞,有些连肢体都不协调,完全没得节奏感。”
在队员的舞蹈学习之路上,她特别感谢两个人——大、小文老师。大文老师是指早些年进入舞蹈队的文泽庆老师,小文老师则是指03年进入舞队的现任队长文志英。
“大文老师原先是一个学校的老师,她简直是太有耐心了,真的是手把手的在教队员跳舞……”提起大文老师,刘队长既感激又佩服,“舞倒是学会了,却不敢上台,大文老师又费尽心思地把我们往舞台上推。”
为了给大家练胆,大文老师替舞蹈队报名参加了很多社区活动。“忘动作、站错位置都是常有的事”,刘队长回忆到,从三遍四的露脸后,大家终于不再怯场。
15年过去了,刘队长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年首次公开演出,但清晰地记得第一支在舞台上跳的舞——《紫荆花开别样红》。“我记得当时是七•一庆祝党的生日,跳下来队员高兴惨了,嘿有成就感!”
“虽然我们不能和专业的舞蹈队相比,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很不错了,各种场合都能应对。”刘队长自信的说。
“物非人是” 执著着15年过去了
15年间,由于诸多变故,舞蹈队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由于化龙桥大拆迁,队员被打散,队长换了又换,舞蹈队也失去了固定的练习场所。从最早的文化馆到大田湾体育馆,再到文图大厦、曾家岩地铁站,舞蹈队辗转多处。
“我们好可怜哟,到处流浪!”04年出任舞蹈队队长的文志英文阿姨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经常背着大收录机四处找场地,这里不让留那里不让跳。有些时候,直接在黄葛树下找空地跳。”
最让人感动的,是失散的队员在听说舞蹈队没有解散后,纷纷四处打听,通过各种途径归队。化龙桥街道办也找到了舞蹈队,邀请她们参加各类社区活动和演出。
事实上,舞蹈队克服的困难,远不止人员和场地问题。由于团队运转和演出需要资金,很少收取报酬的舞蹈队常年经济拮据。
“我们一般都不计较报酬,常常是只有5块钱的‘车马费’,然后把钱集中起来买服装、道具、音响设备等等。”文阿姨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积攒,舞蹈队的服装丰富了,设备也“先进了”。
当记者问到舞蹈队如此坚持的原因时,文阿姨毫不犹豫地答道,“执著撒,好不容易才学会跳舞,不能恁个轻易就散了嘛……”
记不清跳了多少舞了 还要继续跳
15年能跳多少支舞?连红岩舞蹈队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好日子》、《超生游击队》、《祝福祖国》、《山路十八弯》、《红红的日子》、《下马酒之歌》、《天边》、《姑娘》、《哈达》、《卓玛》……蒙、藏、新疆等各类民族舞种,舞蹈队驾驭自如。
据文阿姨介绍,舞蹈队现有队员30多人,在以前的老队员基础上新进了不少队员。这些队员最大的69岁、最小的50岁,住在江北、南岸、石桥铺、黄家码头、人和、空港等不同的地方。
“都是老朋友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交流沟通,屋头的人也非常支持我们的活动。”赵队长笑着向记者透露,“有一个人的支持方式有点特别哟!”
原来,全是女队员的舞蹈队去年多了一个男队员——文阿姨的丈夫。“文阿姨的爱人看到文阿姨恁么幸苦,是来帮忙的……”赵队长调侃起一旁的文阿姨,“他可以演点坏人,搬搬东西啥的……”
文阿姨告诉记者,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加上空间上的距离,队员不能天天聚在一起,“但舞蹈队一直在有规律的上课,每个礼拜三和礼拜六,我们都会聚在一起舞蹈。”
现在,文阿姨每天早上都会在观音桥学习新舞蹈,再教给队员。她向记者表示,还将把舞蹈继续跳下去。
队员将在微电影中出演自己
对于这支坚持了15年的舞蹈队,不得不提的还有他们的公益事业。
“商演和公益演出性质都不一样,我们一般都是义务演出。”文阿姨告诉记者,渝中区大的社区活动和大型的公益活动基本上都会邀请舞蹈队参加。
早在今年6月份,舞蹈队就在一个以“邻里亲、邻里和、邻里之间乐融融”为主题的社区活动中表演了原创小品《幸福乐融融》。
在这个小品里,汇集了孕妇、老人、小孩、病患等各种人群,融合了各类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感人小故事。生活化的情节和队员的出色表演,让小品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直好评。
和记者一同前往的编剧告诉记者,将以最快地速度写出拍摄脚本。不久,记录红岩舞蹈队15年风雨历程的微电影就会开拍,队员将在微电影中出演自己,讲诉自己的故事。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