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中芭倾力打造三部舞作《火鸟》《波莱罗》《春之祭》

中芭倾力打造三部舞作《火鸟》《波莱罗》《春之祭》

  • 2013-05-21
  • 舞蹈啦

《火鸟》、《波莱罗》(又名《纪念碑》)和《春之祭》3部舞作日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圆满落幕,这也是自去年红遍京城的《小美人鱼》之后中央芭蕾舞团倾力打造的

    《火鸟》、《波莱罗》(又名《纪念碑》)和《春之祭》3部舞作日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圆满落幕,这也是自去年红遍京城的《小美人鱼》之后中央芭蕾舞团倾力打造的重头戏:《火鸟》和《春之祭》的作曲是被称作“20世纪音乐发展的一面镜子”的斯特拉文斯基;编舞分别是世界著名编导大师莫里斯·贝嘉和旅德华人编导王新鹏;《波莱罗》的音乐则是印象派大师拉威尔的名作,舞蹈是由中芭驻团编导费波独立编创的。3部作品集中在一场,以舞蹈表演和交响乐团现场伴奏的“鲜活版”出现,这种形式对当今世界任何艺术团体来说都颇有难度,然而,中芭的表演、乐、舞俱美,意、形俱佳,带来了无限的美和感动。
  音乐:准确地道
  《火鸟》、《波莱罗》和《春之祭》的音乐有着艰深的技术要求,尤其是《春之祭》,极其繁复,一般乐团绝不轻碰。而此次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所奏表现极佳,略说有二。
  其一,对节奏、音高的把握比较精准。《春之祭》在节奏的变化上相当丰富,如“劫持的游戏”一段,音乐在急板速度下,不断更换节拍,各种非均分节奏型、复节奏频繁出现;和声上亦如是,作品多现多调性的特征,有大量的不协和音和互相抵触的和声,要想准确演奏而不“冒泡”,可谓难关。然而乐团演奏流畅到位、轻松自然。
  其二,对情绪、风格的表现比较到位。如《春之祭》之“春天的轮舞”“大地之舞” 等片段,通过力度变化将整部舞剧中最粗野、最恐怖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音响从纤细的长笛到铜管极度狂乱的轰鸣,紧张刺激、撼天动地,体现出强烈的原始主义特征。《火鸟》与《春之祭》,自始至终,作品配器变化不断,乐队色彩闪耀不止,音响透出迷人的东方气质。
  舞蹈:华美灵动
  此次舞蹈在编排和动作上,具有华美壮丽、灵巧生动的特色。
  华美壮丽主要体现在编舞上。《火鸟》是通过模拟鸟类飞翔、跳跃等动作来展现主人公形象的,在“凤凰涅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