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舞”“戏”交融,舞出不一样的故事

“舞”“戏”交融,舞出不一样的故事

  • 2013-06-22

2010年5月首演;2011年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军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大戏,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并被评为国家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2012年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今年5月29、30日,作为总政歌舞团建团60周年演出周的5台剧目之一,又一次亮相国家大剧院。截至目前,已先后在北京、福州、武汉、广州等地公演近百场,观众达20余万人——这就是舞剧《铁道游击队》在演出周结束时“刷新”的艺术履历。

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舞剧《铁道游击队》剧照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2010年5月首演;2011年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军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大戏,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并被评为国家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2012年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今年5月29、30日,作为总政歌舞团建团60周年演出周的5台剧目之一,又一次亮相国家大剧院。截至目前,已先后在北京、福州、武汉、广州等地公演近百场,观众达20余万人——这就是舞剧《铁道游击队》在演出周结束时“刷新”的艺术履历。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总政歌舞团30年没出舞剧,何以《铁道游击队》一出便如此成功?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该剧为中国当代舞剧的创作做了让人十分欣喜的实践和突破,即让舞蹈和戏剧完美统一,用舞蹈语言演绎舞的戏剧。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近几年来,不少编导善于编“舞”,但不会做“戏”,致使一些舞剧变得无“戏”可瞧,甚至无“舞”可看。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作为同名红色经典名著的“舞剧版”,《铁道游击队》在选题之初就面临着同样的挑战。这一抗战文学作品,曾被称为“红色武侠小说”,小说的核心魅力主要就是故事里妙趣横生的起承转合。舞剧创作若无法对其表现,无疑就会失败。所幸,该剧的编导深谙舞剧既然为“剧”,用舞蹈动作语言“讲故事”就是舞剧题中应有的要求。因此,舞剧的文本形式,应是以舞蹈动作构成的“叙事话语”为新式的语言结构。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舞剧《铁道游击队》以“胶东”“鼓子”“海洋”秧歌的舞蹈动作做主导,进行了富有意味的各种空间运动表现力的挖掘,使得舞剧获得了极大的叙事自由度。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比如,在日军军官搜索炭厂一幕中,王强与日军军官的斗智斗勇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段男子双人舞。编导们开创性地借助了电影中的镜头转换手法,在王强与日军军官舞得难舍难分之际,先后插入了小坡、鲁汉、彭亮的独舞段落,表现出这一情景下三人各自的心理活动。原本一段平常的男子双人舞,就这样巧妙地幻化为一段五人舞。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舞蹈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这句舞蹈从业者挂在嘴边的名言,指出了“舞蹈”的特性及其叙事的困难。就舞剧《铁道游击队》的以上实践来看,不绕开戏剧事件,而利用舞台空间和舞蹈动作本身的虚拟性、象征性来做文章,舞蹈在叙事上就可以体现出更简洁跳脱的优势所在,“舞”与“戏”就可达到完美的统一。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毕竟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如何在新的舞蹈样式中讲述老故事,让老故事展示出新的意蕴,就要求创作者要在表现形式上锐意创新。舞剧《铁道游击队》的编导们将“舞蹈语言”“故事叙述”“舞美行为”三者紧密融合,赋予作品新的感染力。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打洋行”一场,按照剧情发展,游击队员们要进入洋行内的3个房间刺杀日军军官。如何展现这一情节呢?在舞台上利用一个正方体钢架结构不断的翻转、扣合,依次转换出3个“房间”,显然是个妙招。同时,在正方体流畅的运动中,演员在上面完成了集跑酷、舞蹈动作、武术打斗等元素于一体的新的舞蹈语言。舞美行为与舞蹈语言天衣无缝的融合,使得故事的叙述清晰明了,故事的场景展开新意十足,令人赞叹。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在舞剧《铁道游击队》里,这样的创新犹如“神来之笔”。舞蹈语言已不仅仅是人的肢体动作,而是由肢体动作主导着的整个空间运动的表意体系。这一表意体系的建立,带来的让人兴奋结果就是,舞剧中的“舞”因编排的精美而为观众所夸赞;舞剧中的“戏”在舞剧“叙事”的过程中,丰富、充实原著,令其获得了新生。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用该剧总导演杨笑阳的话说,“舞归舞、戏归戏的状态,不是好舞剧。”对中国当代舞剧的创作来说,像舞剧《铁道游击队》这样,在舞蹈、舞美、配乐有机配合中展开流畅叙事、推进情节发展、揭示人物性格,同时处处可看到舞,所有空间都充满表现力地参与在舞中,才是最理想的状态。Vzk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