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舞起狂澜》11月首演北京
《舞起狂澜》11月首演北京
- 2013-06-22
在全球盛演18年后,大河之舞的制作团队终于要推出她的续集《舞起狂澜》。昨天,“大河之舞”制作人莫亚和导演约翰与北京九维文化负责人张力刚在合作书上签约,双方将联合制作并向全球推出《舞起狂澜》。同时,双方联手推出的中国版“大河之舞”——“大河3”也已启动。
在全球盛演18年后,大河之舞的制作团队终于要推出她的续集《舞起狂澜》。昨天,“大河之舞”制作人莫亚和导演约翰与北京九维文化负责人张力刚在合作书上签约,双方将联合制作并向全球推出《舞起狂澜》。同时,双方联手推出的中国版“大河之舞”——“大河3”也已启动。
据张力刚介绍,“大河2”将于9月25日到10月12日在都柏林全球预演,明年1月在北美、加拿大即将开始为期10周的巡演,“我们和大河之舞团队在此之前‘抢’出了档期,在11月25日到12月8日安排了北京和上海的演出,而北京站则为全球首演。”
与大河之舞相比,《舞起狂澜》除了标志性的爱尔兰踢踏舞,弗拉门戈舞,美式踢踏舞之外,更加融合了拉丁、非洲、东方的艺术元素。制作人莫亚介绍,今年10月大河团队将来京与中方制作方商议将包括舞蹈和音乐在内的中国元素嫁接到“大河2”的制作中。张力刚称,“大河1”中的中国元素只表演在中国舞台上,而此番的中国元素将成为“大河2”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据介绍,双方联袂打造的“大河3”也已经筹备。
《大河之舞》(Riverdance,港译《舞起狂澜》)是爱尔兰的传统的踢踏舞舞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起源于1994年4月30日,欧洲歌唱大赛节目过场时段有一段7分钟的踢踏舞蹈表演,深受观众喜爱。继而改编为一场约2小时的剧场秀,内容除爱尔兰的踢踏舞外,又融合了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舞、俄罗斯的芭蕾舞及美国纽约风格的的爵士踢踏舞等。
爱尔兰舞者在跳爱尔兰舞时,是没上半身动作的,双手自然下垂,,下半身双脚总是保持交叉的姿势( 45 度)。爱尔兰式踢踏又有软鞋及硬鞋的分别,在软鞋舞方面,男生与女生所跳的是不同的,因为软鞋舞男女生的鞋子不同,女生方面有点像是芭蕾舞鞋,不会发出声响,而男生的鞋后跟部分则是硬的,所以可以发出声音。
爱尔兰踢踏舞作为爱尔兰民间传统艺术,其真正得到认识与重视,还是要从《 大河之舞 》的上演开始。那些热爱此种艺术的舞者,将更先进的踢踏舞理念融合进自己的民族传统中,完成了爱尔兰踢踏舞蹈的升华。在现在大家所见的爱尔兰舞剧中,我们会看到舞者的上半身会有些许的动作,那是由舞者进行的改进,在传统的

弗拉门戈舞是集歌、舞、吉他 演奏为一体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弗拉门戈舞是西班牙境内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吉普赛人(又称弗拉门戈人)的音乐和舞蹈。源于吉卜赛、安塔路西亚、阿拉伯还有西班牙犹太人的民间歌舞,十四、十五世纪,吉卜赛流浪者把东方的印度踢踏舞风、阿拉伯的神秘感伤风情融合在自己泼辣奔放的歌舞中带到了西班牙。从十九世纪起,吉普赛人开始在咖啡馆里跳舞,并以此为业。于是,弗拉门戈一词首先用来称呼他们当时的音乐和舞蹈。
《大河之舞》犹如一部叙述爱尔兰祖先与大自然抗争,以及经历战争、饥荒等种种苦难后流离失所,重建家园的长篇血泪史诗。历史宛如一条长河,滔滔不绝的传承着智慧、勇气、生命与爱。千江万水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回顾历史,这些的确值得我们珍惜和拥有。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