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苏州外国语学校舞蹈团惊艳绝伦的德国之行——花开柏林
苏州外国语学校舞蹈团惊艳绝伦的德国之行——花开柏林
- 2013-07-26
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女子艺术班已经开设了整整六个年头,它已从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成长为亭亭玉立的芙蓉。继201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成功演出之后,今年7月17日到21日,苏外艺术班的女孩们又将“百戏之祖”昆曲、中国古典舞搬上了德国柏林的舞台,再一次掀起了中国艺术的热潮。
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女子艺术班已经开设了整整六个年头,它已从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成长为亭亭玉立的芙蓉。继201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成功演出之后,今年7月17日到21日,苏外艺术班的女孩们又将“百戏之祖”昆曲、中国古典舞搬上了德国柏林的舞台,再一次掀起了中国艺术的热潮。
才吐蕊清丽脱俗
7月17日,德国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在柏林市政厅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唯一一支登台表演的团队,苏州外国语学校舞蹈团献上了最能展示中国文化特点的昆曲《牡丹亭》选段《游园惊梦》之步步娇。
艺术四班的程一君,身着粉红色刺绣戏装,满头珠翠,娴静地站在舞台中央,已经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当“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的唱词从她口中袅袅而出,那婉转的行腔、婀娜的身段、娇羞的眼神与身边的舞者飘飞的水袖配合得天衣无缝,将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的昆曲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们虽然听不懂典雅的唱词,但也沉醉在精彩的表演之中。
开幕式结束后,苏外校长曹伦华和程一君接受了柏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曹校长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苏州的传统戏曲文化传播到欧洲,让更多人了解苏州,了解中国是苏州外国语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程一君则高兴地告诉记者,能在柏林的舞台上表演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并且自己的照片能上《德华世界报》的头版,心中感到无比自豪。
正绽放全场焦点
艺术节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苏州外国语学校舞蹈团分别在柏林圣十字教堂和白湖森林剧场与来自德国与中国的艺术团队同台献技。她们将精心编排的舞蹈《笠韵扇语》完美地呈现给了在场的德国与中国观众。
《笠韵扇语》是中国古典舞,上半部分展示了一群水乡女孩头带斗笠,在波光粼粼的太湖边劳作、嬉戏的快乐情景。下半部分用蓝白色渐变的扇子来表现湖水时而轻柔、时而灵动的荡漾之姿。为了在2013德国中国艺术节上能有完美的演出,从5月份起,孩子们就在老师带领下刻苦练习。当大多数同学开始惬意的暑期生活时,25个女孩正在进行着艰苦的舞蹈训练,似火的骄阳没有让她们却步,如雨的汗水没有令她们退缩。犹记得练习舞蹈高难度技巧动作时,孩子们身上那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犹记得熟悉舞蹈道具时,孩子们不停地练习如何使用斗笠和扇子,手指上即便刺入了竹刺也忍痛坚持;犹记得老师们一遍一遍地斟酌动作、修改服装;犹记得曹校长也多次参与其中,为老师和孩子们出谋划策、加油鼓劲。
而今,孩子们穿上绚丽的表演服装,或犹戴斗笠半遮面,或轻挥扇儿如湖波,或轻盈舞动巧笑嫣然,或展示功底技压全场……当斗笠女孩们优雅地临波飘过时,舞蹈定格在结尾的造型上,观众们的热烈掌声顿时响起。
终怒放惊艳柏林
7月21日晚,德国中国艺术节的闭幕式在柏林艺术节大剧院上演,由于前期的出色表现,苏州外国语学校舞蹈团承担了15个节目中的3个,其中还有一个是与德国芭蕾舞学校的互动演出。
由于活动时间紧迫,德中的互动演出排练的时间极少,前后加起来才2个半小时。苏外的孩子们虽然舞蹈功底不错,但大多数没有接触过芭蕾舞。在德国著名皇家芭蕾舞大师Sabine Roth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她们在舞蹈房里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地练习着,一次次足尖的擦地、一个个优雅的旋转、一组组手部的波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要恰到好处的力度控制。孩子们听不懂Sabine Roth老师的德语指令,却用舞蹈的心交流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便能明白彼此。每练完一遍动作,总有孩子大声地说着:“I want to try again!”
在柏林艺术大剧院炫目的灯光中,苏外孩子们用甜美的笑容、精准的动作演绎完舞蹈《笠韵扇语》后,温文尔雅的观众被点燃了,潮水般的掌声和热情的尖叫声、口哨声响彻全场。当德中互动演出时,只要舞台上一出现苏外的孩子,会场上就掌声四起。芭蕾舞优雅的动作与中国舞经典的技巧相融合,给人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最终,苏州外国语学校舞蹈团凭借着出色的表演,在本次德国中国艺术节中荣获“最佳艺术团队奖”,所有演出学生获得“艺术风采奖”。她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德国,也在德国之行中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