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打工校长”周大龙赚钱贴补农村娃舞蹈梦
“打工校长”周大龙赚钱贴补农村娃舞蹈梦
- 2013-07-28
一间教室,一位校长,一位老师,一群学生,在郑州城郊,他们一起开始了舞蹈艺术的追梦之旅。为了实现孩子们的舞蹈梦,舞蹈培训学校校长周大龙不得不边打工边上课,他说,再艰难,也要坚持下去。
![]() |
河南郑州东赵村,舞蹈老师曾庆领着孩子们练功。
![]() |
舞蹈学校校长周大龙
一间教室,一位校长,一位老师,一群学生,在郑州城郊,他们一起开始了舞蹈艺术的追梦之旅。为了实现孩子们的舞蹈梦,舞蹈培训学校校长周大龙不得不边打工边上课,他说,再艰难,也要坚持下去。
下课后到化工厂做销售
暑期开始了,城里的孩子忙着参加各式艺术培训班,家长们希望他们可以在假期里全面发展。然而对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东赵村的孩子们来说,能如愿学习喜欢的舞蹈、绘画或唱歌,是一件奢侈的事,但因为两个年轻人的出现,孩子学习艺术的梦想被点燃了。
东赵村距离郑州市区50公里,在商铺林立的正街上,有一家与众不同的舞蹈培训学校,25岁的曾庆是学校的舞蹈老师,全班40名学生全部来自东赵村,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4岁,除了曾庆,学校还有一名学生敢直呼大名的男校长周大龙。
周六早上8点,舞蹈培训学校迎来了暑期课程。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压腰、拉筋、压腿是一件枯燥而又痛苦的事情,但东赵村的孩子们却把它当做一种乐趣。因为生长在农村,孩子们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坚强和刻苦,再加上两位专业老师的教学使她们对舞蹈产生了无比的热爱。
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后顾不上休息,周大龙开着银灰色的面包车,奔向距离东赵村20公里外的一家化工原料厂,在这里他竟还做着一份与舞蹈没有任何关系的化工原料销售员的工作。
原来,2009年6月从郑州师专毕业的周大龙,由于在大学支教中,发现了农村孩子对舞蹈的渴望,却经常被培训班卷钱受骗,凭借商业头脑和一腔热血办起了学校。
然而,农村家长缺乏对孩子艺术上的培养意识,加上经济收入不高,学习舞蹈对农村的孩子似乎遥不可及,不过现实并没有让周大龙放弃。而除了生源,培训班的经费也并不充足。“办一所舞蹈学校,其实并不是很赚钱,开支有很多,再加上我们对一些学生的减免学费,同时每年还给学生买服装和舞蹈鞋,租舞台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姿,收入远远不能支持学校的正常开支。”
贴补农村舞蹈学校运转
老家在河南省濮阳市农村的韩嘉琪,四年前跟着打工的父母来到东赵村,全家人住在每月租费只要120元的房子里,在她的眼里,舞蹈曾经是一个奢侈的梦想。曾被妈妈带着去试了一节舞蹈课,每月上百元的学费让嘉琪母亲望而却步。年幼的嘉琪有些委屈,坐在地板上不肯走,被妈妈从十二楼一直拉到外边。周大龙和曾庆不仅让她继续学习,还减免了部分学费,打开了她学习舞蹈的第一扇大门。
嘉琪练舞特别刻苦,在周大龙的帮助下,已在舞蹈班学习了四年时间,舞蹈让她变得自信、开朗,舞蹈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在家里她会让妈妈和3岁的弟弟欣赏她的舞姿。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学习跳舞,除了销售,周大龙和曾庆每天下课后还要赶到他在郑州市区开办的舞蹈学校上课,而市区学校的收入完全是用来贴补东赵村舞蹈学校的正常运转。对于学校唯一的一名舞蹈老师曾庆来说,当时接受周大龙的邀请来到东赵村,除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最让她有感触的是比起城市里的孩子,农村孩子也需要艺术上的熏陶和培养。
周大龙从内心里边感谢和佩服曾庆来到这个学校,并且一直坚持下去,而曾庆留下的理由也很简单,她也不忍心看着农村孩子的舞蹈梦想瞬间破灭。“我的梦想是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带着我的孩子们去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