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花板舞和鞭扇舞跳进校园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花板舞和鞭扇舞跳进校园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 2013-09-14

他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艺人。虽然头发已花白,但提起他热爱的舞蹈,他的眼神仍炯炯,摆出的架势毫不含糊。他叫王太璞,从事民间舞蹈的研究和传承工作已半个多世纪。而他最大的成就,是将传承的老艺术形式变化成百姓喜闻乐见的舞蹈,花板舞和鞭扇舞就是代表。目前,旅顺当地的部分中小学校将此舞蹈纳入大课间活动内容,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花板舞和鞭扇舞跳进中小学校园

他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艺人。虽然头发已花白,但提起他热爱的舞蹈,他的眼神仍炯炯,摆出的架势毫不含糊。他叫王太璞,从事民间舞蹈的研究和传承工作已半个多世纪。而他最大的成就,是将传承的老艺术形式变化成百姓喜闻乐见的舞蹈,花板舞和鞭扇舞就是代表。目前,旅顺当地的部分中小学校将此舞蹈纳入大课间活动内容,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从单人“莲花落”到多人花板舞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王太璞今年72岁,家住旅顺水师营。从小爱好文艺尤其是舞蹈的他,早在13岁时,就加入了旅顺水师营业余剧团。当时,小学刚毕业的他白天要干农活,只有晚上的业余时间能用来排节目、搞活动。对于一个少年来说,王太璞对舞蹈的痴迷远胜于同龄男孩应有的贪玩。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当时在剧团,他的年纪算偏小。但因为舞蹈底子好,他是团里的骨干。 1955年,只有14岁的他和剧团参加了旅顺文化馆召开的每年一届的民间艺人座谈会。在会上,他认识了来自旅顺龙头镇的艺名“宝菊子”的民间艺人邹世洪。当时,邹老先生已近六旬,由其创始的类似“莲花落”的舞蹈一下子吸引了王太璞。“道具很简单,但明快的节奏让人印象深刻。”王太璞说当时邹世洪传给他们的“莲花落”又叫“碎嘴子”,是由一大一小两块竹板,一端钻孔系在一起再绑上彩布条构成的。表演形式乍一看就是啪嗒啪嗒地浑身上下有节奏地挥舞拍打,“但实际上其中有不少姿势上的讲究和说道。”王太璞说当时他就和业余剧团中的几名成员拜师,正式向邹世洪先生学艺。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最初,王太璞做改良是为了能让表演内容更加丰富、更有艺术性,还因此找来作曲人写了专门的长达4分钟的曲子加入其中,却没想到在旅大市的文艺汇演上,剧团5男5女呈现的被其命名为“花板舞”的这一节目,意外获得了表演奖。紧接着,这一舞蹈先后在省市多个比赛和汇演中获得名次。1986年,王太璞更是作为该舞的编导,前往首都北京,领取东北三省唯一获得由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二等奖”。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从单一霸王鞭到组合鞭扇舞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王太璞说当年在业余剧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年都要增添一种新的艺术形式。1956年,由民间老艺人吕成善(艺名“吕七子”)创始的霸王鞭引起了王太璞的关注。王太璞说解放前,旅顺城乡逢集(庙会)均有民间艺人演地蹦戏(二人转的前身),其中表演的鞭扇舞就深受欢迎。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而作为鞭扇舞的核心,当时旅顺龙王塘大石洞人吕成善的霸王鞭可谓一绝。王太璞和剧团几名成员拜师吕成善后,学起了霸王鞭。王太璞介绍说,这种在山西被叫做“花棍”、在河南被叫做“莲香”、在东北常唤作“把门鞭”的民间艺术,最早是在一截竹子的两端嵌上“大眼铜钱”,伴随着鼓点儿,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一般一人即可表演。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后来,在表演过程中,王太璞开始加入彩扇,同时总结出霸王鞭的32式动作,明确鞭扇舞一男一女、男鞭女扇组成一组的表演形式,开始在剧团中安排6男6女共12名演员练习包含大量走位的集体鞭扇舞。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当时,业余剧团在大连已小有名气。每周,剧团都会安排演出一两场,鞭扇舞和花板舞自是不可少。而逢年过节,剧团更是肩负着当地百姓的期望,要下乡巡演。王太璞说1957-1960年期间,剧团实行底薪制和供给制。作为剧团四个一级演员之一,王太璞当年每月能拿到44元钱,“当时的机关干部一个月也不过50块钱上下。 ”王太璞说着,语气中透着自豪。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传承 民间舞蹈走进中小学校园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时光荏苒。当年那个活跃在乡镇舞台上的意气少年,如今已头发斑白。但始终不变的,是他那颗热爱舞蹈的心。近日,记者采访王太璞老人时,他和年轻一代的演员们排舞时,仍打趣开玩笑。而这颗年轻的心,最想干的,就是将自己热爱了一辈子的舞蹈传承下去。而这一心愿,正渐渐实现。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王太璞说,从大约10年前开始,由于旅顺文化部门对民间艺术的传播和推广,旅顺口区的部分中小学校已开始将民间舞蹈加入到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中。王太璞说最早是旅顺62中学,学生们在大课间跳霸王鞭,还在文艺表演时学习了鞭扇舞;后来登峰小学也加入其中,安排学生大课间集体跳花板舞;之后又有迎春小学,组织24名爱好舞蹈的学生,排练了一个花板舞节目,当时准备参加比赛。 “现在区老干部局也开办了一个舞蹈班,我在教;全区各村里也各有自己的舞蹈队,据我所知有二十多支队伍在跳鞭扇舞或花板舞。uoq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