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少儿舞蹈,技巧,童趣,孰轻孰重?
少儿舞蹈,技巧,童趣,孰轻孰重?
- 2015-04-23
在少儿舞蹈门类的培训中,绝少能看到男孩子的身影。以此次舞蹈大赛为例,民族舞决赛阶段比赛参赛选手170余人,男孩仅1人;群舞决赛中,更是“万紫千红”无一男学员。舞蹈项目为何“阴盛阳衰”?男孩子学舞蹈是否如一般人所言容易“女性化”?
近日,由市文广局主办,市群艺馆承办的首届天津市少儿舞蹈大赛决赛在群星剧院举行。本次比赛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参赛节目超过300个,参赛选手年龄最小的仅4岁,报名范围几乎涵盖全市各区县。近年来,各种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但仍难以满足家长们的“热情”。记者从华夏未来了解到,其年培训学员不下10万人次,报名者仍趋之若鹜。而通过采访记者也发现,随着培训机构和培训学员人数的爆炸式增长,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本次大赛评委,国家一级编导齐玉凤,编排过很多大型晚会和舞蹈节目。她认为,学习舞蹈并不仅仅是锻炼形体身姿,更是培养性格开发智力的手段,是一项重要的素质文化教育。“我们现在学习舞蹈,尤其是在舞蹈作品中表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堆砌"。作为一个让孩子来表现的作品,首先就是要有"童趣",技巧的东西是相对次要的,即便要加入技巧性的东西也要恰如其分,要合乎情理。在一些舞蹈作品中,有的孩子会表演"虎跳"和"前桥"—这些动作其实都是练习空手翻的辅助动作,放在舞蹈作品中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孩子练舞蹈其实挺辛苦,如果把孩子练"歪"了就可惜了。可能现在有的家长觉得让孩子练会几个技巧就叫成绩,可舞蹈不是翻跟头,那是杂技。所以我觉得群艺馆举办这次大赛特别好,能够让老师们和孩子们有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对我们整体少儿舞蹈培训工作也是一个提升。”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