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世界蒙古族舞蹈分类

蒙古族舞蹈分类

  • 2015-07-16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的蒙古族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牛斗虎舞”、“摔跤舞”等。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安代舞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流行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地区以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吉林省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区。由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演变而来。其最初产生时有驱除病魔、祈求上天保佑的含义。与萨满教有密切关系。集体表演时,队形呈圆形, 每人手持一条手巾或彩带,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载歌载舞,节奏多为□拍,无乐器伴奏。最 初舞蹈动作简单,主要以歌为主,所以也称“唱安代”。现已发展到曲调有三十多种,舞蹈动作也达二十几个。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摔跤舞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一种模拟性面具舞。由一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拼搏场面。舞蹈动作生动、灵巧、幽默、滑稽。表演者身背一长型木制架,架上用布缝制两个木偶形象的摔跤手,两者身着各色官服,头戴雁翎缨帽,两只假臂相互紧抱,各做摔跤状;木架下遮布幔,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脚,四肢踏地,四靴靴尖相向。饰者随鼓乐节奏,摔打起舞。表演动作主要有抱、踢、钩、蹁等。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育呼尔舞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流传在呼伦贝尔盟布利亚特蒙古族聚居地区,传统节日或喜庆的场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舞时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横排或圆形,载歌载舞。主要动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跑跳步”等。身体动律自然和谐,时而左右摇摆,时而前俯、后仰。并随着歌声和“育呼尔”的呼号声逐步推向高潮。该舞爽朗、流畅,有着自由、舒展的特色。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灯舞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是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清陆次云在他所作“满庭芳”一词中曾有所描述:“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汀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卉,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其温雅婉约的技巧,可见一斑。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盅碗舞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称打盅子,流行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舞者两手各握两个酒盅,随着音乐的节奏,每一拍碰击一下盅子,击打出快、慢、碎、抖等声音。腿部有跪、迂回步等动作。舞者起立,双手边碰击盅子边舞,双脚一前一后踏动,形成“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典雅优美的舞姿。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四胡、笛子等。曲调采用当地流行的民歌,有时头上还顶碗、顶灯。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筷子舞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多为男子独舞。舞者右手执一把筷子,打手、肩、腰、腿等部位,有时旋转,有时跪下,敲击地面,节奏由慢渐快。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扬琴、笛子等。现也有男女共同表演的集体舞。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牛斗虎舞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流行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一带,距今已有200年历史。舞蹈由四个人表演,一人顶牛头,一个顶牛尾,一人扮虎形,一人扮樵夫。全套舞蹈分四段表演。先由牛、虎、樵出场亮相,牛虎相搏,牛虎卧场小憩,牛虎樵混舞激战等。动作凶猛激烈,生动逼真。整套舞蹈将牛的倔犟,虎的凶猛和樵夫的机智表演的淋漓尽致。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7ZU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