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知识【图文】佤族甩发舞

【图文】佤族甩发舞

  • 2013-07-10

流传于沧源一带的《甩发舞》是佤族舞蹈的精华,是众多舞蹈中的标志性舞蹈。 《甩发舞》佤族称之为“搞西尾嘿”,过去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姑娘中的自娱性舞蹈。它起源于佤族民间,流传于岩帅、班老、永和等地。是当地早期舞蹈。

9Ze中国舞蹈资源库

    流传于沧源一带的《甩发舞》是佤族舞蹈的精华,是众多舞蹈中的标志性舞蹈。  《甩发舞》佤族称之为“搞西尾嘿”,过去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姑娘中的自娱性舞蹈。它起源于佤族民间,流传于岩帅、班老、永和等地。是当地早期舞蹈。9Ze中国舞蹈资源库
    自古,佤族少女以发长发黑为美,习惯长发披肩。水槽边、竹楼晒台上,洗净头发的佤女便甩发晾干,此时头发左右摆动,随风飘舞。舂米时,俯仰之间,美发就随形飘散。无意间成就了灵动的美。这便是《甩发舞》的现实基础。9Ze中国舞蹈资源库
    在沧源佤族民间也流传着《甩发舞》的优美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阿佤山有一对相爱的青年岩奇和叶带。他们相约到山箐中找竹笋。竹笋装满了背箩,可是他们身上、头上到处粘满了蜘蛛网。他们用三天三夜的时间也没能把头发上的蜘蛛网拿掉。佤族老人误以为是蜘蛛鬼作祟,发动全寨把房前屋后的蜘蛛消灭掉。过些时候,聪明的岩奇用竹片制作一把竹梳送给叶带。叶带用它给自己和岩奇梳理散乱的头发,乌黑的长发终于飘了起来。以后,每天夜里,岩奇和叶带坐在白白的月光下用竹梳相互梳头,共诉衷情,微风吹来,齐腰长发随风飘洒起舞。用竹梳梳头的美事很快传遍阿佤山的村村寨寨。姑娘们有了竹梳,姑娘小伙兴起串姑娘的“梳头”习俗。9Ze中国舞蹈资源库
    常年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姑娘们高兴起来了,围起圈,排成排,手拉手,甩动双臂,踩起脚,唱起歌。俯仰开阖,甩首顿足之间,以刚健快捷的脚步为拍,让秀发如云飘散起舞。以后《甩发舞》便成了阿佤姑娘最快乐的舞蹈。   9Ze中国舞蹈资源库
  阿佤姑娘把热情奔放、粗犷纯朴、豁达开朗的性格溶入舞蹈中,以如火似瀑的舞发宣泄她们火一样的热情,水一样的柔情。整个《甩发舞》所体现的便是刚健与飘逸相融,狂野与柔美相济的独特风格。从舞蹈中,人们可以感悟到山地民族雄浑厚实的性格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9Ze中国舞蹈资源库
    因感染力极强,民间《甩发舞》被搬上了艺术舞台,以《甩发舞》为核心,发展了《高格龙勐》、《木鼓舞》、《木鼓铓锣舞》等优秀的佤族舞蹈。《甩发舞》在这些优秀的舞蹈中更显卓越,不仅在国内震撼心魄,在国外也引起了关注。艺术舞台上的《甩发舞》配以快捷的鼓点,激越的鼓声,加入男性雄壮强劲的动作,其舞蹈精髓被渲染到极致,使民间佤女舞蹈的精华放射出奇异的光彩。9Ze中国舞蹈资源库
   《甩发舞》是货真价实的“动感风情舞”。9Ze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