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知识【资料】畲族舞蹈 生产劳动舞

【资料】畲族舞蹈 生产劳动舞

  • 2013-07-11

畲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作了许多反映生产劳动的传统舞蹈,比较著名的有《猎步舞》和《栽竹舞》。

畲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作了许多反映生产劳动的传统舞蹈,比较著名的有《猎步舞》和《栽竹舞》。《猎步舞》(也叫《踏步舞》。此舞由4个男子扮演猎手,他们身穿畲族传统,整个舞蹈自始至终随着锣鼓点不断变换节奏,表现了畲族祖先狩猎时与野兽勇敢搏斗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栽竹舞》是反映畲族种竹和用竹造纸过程的舞蹈。表演者按锣、鼓、钹的打击节奏,边舞边唱。GtI中国舞蹈资源库

舞步以“小跳步”和“踏步蹲”为基本步伐,手脚同时顺着左右进退的韵律不断转圈。动作轻快明朗。歌词叙述栽竹、砍竹、浸竹、烈浆,直至制成纸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反映着畲民劳动的艰辛和洋溢着喜悦的心情。GtI中国舞蹈资源库

新创作的舞蹈 新中国时期,工艺工作者发掘畲族传统的舞蹈艺术,同时结合新时期畲族人民日新月异的生活,创作了一些反映时代精神的新舞蹈。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婚礼舞》、《丰收舞》。GtI中国舞蹈资源库

《婚礼舞》,它的创作直接素材来自福建建霞浦畲族结婚仪式。表演者共十人。主要新郎与新娘表演拜堂、换灯、献茶、敬酒、送客等礼节,其他配角也随着新郎新娘的动作陪舞。基本动作是走直蹬和斜蹬的步伐。直蹬步无论左右脚都可以先起步,斜蹬步只限于横斜走。GtI中国舞蹈资源库

有音乐伴奏,节奏平稳,音调悠扬,具有浓郁的畲族风格。1957年,该舞蹈曾参加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丰收喜》,又称《双人舞》,是以福建福鼎县畲族在满山遍野挥镰开割丰收油菜的场面为素材,经文艺工作者加工整理而成的。舞蹈由男女二人表演,内容反映畲族青年男女在辛勤劳动中建立的纯真爱情。整个舞蹈分为四节,帷幕开启,青年男女展望一片丰收景象,挥舞镰刀竞赛收割油菜;霎时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俩人互让斗笠,最终合用一斗笠;俄顷,雨过天晴,姑娘和小伙子情意绵绵,她为他擦干脸上的汗水,他为她理好红头绳,并将玉簪插在姑娘头上,作为定情物;姑娘腼腆在前跑,小伙子大胆在后追,然后边互吐衷情边携手欢舞;尾声,双人肩挑沉甸甸的油菜,踏着优美的旋律,满载丰收的喜悦,徐徐降下帷幕。GtI中国舞蹈资源库

1980年,该舞蹈参加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得好评。随着《婚礼舞》和《丰收喜》搬上舞台后,近年来文艺工作者又陆续创作一些新的舞蹈。如反映畲族人民生产劳动的《采茶舞》、《油茶舞》、《采药舞》等;反映当代畲族人民生活风貌的《欢乐的鸭姑》、《晨曲》、《畲岭迎亲》、《凤凰彩带飞北京》、《喜迎亲》、《月圆》、《赶歌会》、《银耳花开》和《新女婿》,以及表现畲族人民艰苦奋斗生涯的《蚯蚓之歌》等。这些具有强烈时代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的新舞蹈,在祖国的民族艺坛中展现了畲族舞蹈的独特风采。GtI中国舞蹈资源库


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