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知识【图文】景颇族舞蹈 刀舞
【图文】景颇族舞蹈 刀舞
- 2013-07-18
刀舞是从景颇族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由格斗刀术演变而成,历史悠久,但其渊源已无从考证。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景颇族聚居区。

刀舞是从景颇族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由格斗刀术演变而成,历史悠久,但其渊源已无从考证。主要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景颇族聚居区。
景颇族刀舞目前在各地开展比较广泛,多数都是村民自己组织。其传承方式主要是学艺者自己拜师,现在也有部分景颇村寨组织村中的青年男子,让技艺精湛的师傅传授,初学时一般用木刀、竹刀等,熟练后方可用真刀。现在的刀舞内容不仅可体现格斗,还有体现景颇族生产、生活及欢乐情绪的内容。跳刀舞的音乐也吸收了某些现代音乐元素,加之舞蹈表演的艺术加工,让刀舞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增添了时代气息。
景颇族刀舞目前在各地开展比较广泛,多数都是村民自己组织。其传承方式主要是学艺者自己拜师,现在也有部分景颇村寨组织村中的青年男子,让技艺精湛的师傅传授,初学时一般用木刀、竹刀等,熟练后方可用真刀。现在的刀舞内容不仅可体现格斗,还有体现景颇族生产、生活及欢乐情绪的内容。跳刀舞的音乐也吸收了某些现代音乐元素,加之舞蹈表演的艺术加工,让刀舞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增添了时代气息。
居住在云南德宏州内的各民族大多都有佩刀的习惯,但比不上景颇族盛行。云南德宏景颇族有一句谚语:“男人无刀不能出门;女人不会织筒裙嫁不了人。”刀舞是景颇族民间男子的舞蹈。长刀是景颇族男子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红毛线织成的长刀背带,再加上五彩缤纷的小绒球,把景颇的男子汉们打捞得英俊又威武。长刀不仅是人们防身和劳动的用具,还是他们心爱的装饰品,刀舞是在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赋予刀术劳动、战争、庆祝等社会生活内容,从而使刀;长成为—种表现思想感情的舞蹈——刀舞。过去,云南德宏景颇族有一种叫“以弯弯”的模拟战争的舞蹈,出征前或胜利归来都要跳。舞者右手持刀,左手持盾(野猪皮制成),以跳跑步为基本步伐。前进冲杀,右手抽刀。后退,左手用盾护身。在象脚鼓、链镲的伴奏下,忽而单刀砍劈,忽而双刀对斗。高潮时,所有男子双手握刀胯膀抖动,双膝并拢半蹲,跺步横跨,边唱边喊边看,动作刚健有力,长刀舞表现了云南德宏景颇人民的勇敢精神。
表现形式
长刀给云南德宏景颇人民带来了胜利,于是有了欢庆胜利的长刀舞。长刀的出现,使木耕火种变为刀耕火种。以后,长刀舞又有了反映生产生活全过程的刀舞。在历史演变中形成和发展的刀舞,长刀舞最集中地表现于每年正月十五的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目脑纵歌”盛会。据调查:“目脑纵歌”中所跳舞蹈的内容有“庆丰收”、“庆胜利”(战争、采猎)、“准备婚礼”等几种。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在刀光和人流中进行,处处显示着长刀的威力。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长刀舞的伴奏乐器有:竹笛、象脚鼓、锥镲、洞巴、木鼓等。长刀舞的伴奏曲,是以跳跃欢快的文崩旋律来伴奏的。
景颇族刀舞,景颇语称“闪欠戈”,是景颇族民间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是刚劲有力的男性舞蹈,不受时间、地点、舞者人数限制,在节日庆典和庆丰收、婚嫁、进新房等喜庆日子特别盛行,也可用于强身健体。表演形式分“单刀”、“双刀”两种。表演时多采用蹲式、跳跃式及快速灵活移动脚步,挥刀有臂、砍、斩、扫、撩等,双手舞刀更是如轮转动,刀光密集,左右无缝,进退自如。表演者在双面鼓、象脚鼓、铓、锣、竹笛的伴奏下,踩着欢快的“文蚌桑荜”乐的旋律,执刀起舞。表演套路主要有三步、五步、七步、九步、十三步等。
历史起源
景颇长刀历史悠久,既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又是战斗护身的武器,在景颇人民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景颇族崇拜长刀,誉之为“生命之刀”。在民间,自古有两句谚语:“景颇山的路是长刀砍开的,赤脚踩亮的”。“男人不会耍长刀,不能出远门;女人不会织筒裙,嫁不了人”,男子汉则以身上的刀痕论英雄,刀技高超、勇敢过人的男人往往为姑娘妇女所爱慕。
在德宏,景颇刀舞十分流行,分布甚广,大多数景颇男子都能跳刀舞,耍刀能手随处可见。舞长刀有“拳嘎”“摆拳嘎”之分,拳嘎重于武术,步法稳健扎实,舞姿低矮,运刀砍劈有力,进退攻防均有很强的实战性。摆拳嘎意为“舞刀花”,舞步轻盈灵活,运刀轻快,多腕花,并注重表演情感,动作流畅优美,情趣欢快,更具观赏性。
现在流传的景颇刀舞有“单刀舞”和“双刀舞”两种形式。据艺人介绍;早先还流行有三刀舞、四刀舞,最多达十刀舞,现在已无人会跳。一般男子耍的刀,景颇语称“向姆赫”,而刀技高超者所耍的刀则称“串歌”。此处有一种“以弯弯”,舞者左手持野猪皮制成的盾牌,右手持长刀,时而向前冲进砍杀,时而后退防守。凡出征前和胜利归来都要跳以弯弯,有时也在《目脑纵歌》里跳。向姆赫、串歌、以弯弯这几种刀舞,武术性较强,从形式、内容、动作上都表现出很强的军事性质。
刀舞跳法
主要有3种:
—是反映生产过程的。人们先在舞场中心交叉放上两把木制长刀,表演者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双眼注视着地上的长刀,用多变的舞姿尽情地抒发景颇人民对长刀的深厚感情;演员在舞蹈中双手逐渐伸向长刀,接着迅捷地抓起长刀轻盈起舞,他以展、收、快、慢的刀舞语汇,生动地展现了景颇砍、种、收的生产活动,表达丁劳动的艰守和收获的喜悦。
二是反映战争格斗的刀舞,主要形式是单刀舞,也有双刀舞。表演者挥着刀龙腾虎跃,用刚健而有节奏的舞姿再现战时进攻、防守、白刃厮杀的激烈的战争场面。这类舞蹈造型优美,舞蹈中身体平衡,表现了景颇男子勇猛剽悍,、不畏强暴的英武形象。
三是节日欢庆的刀舞。这类舞蹈可由单人表演,也可由多人表演。小距硭敲起,发出“哆、哆”的响声,象征着磨刀时发出的水响声,于是表演者便跳起了磨刀舞,当刀子已被“磨”得锋利无比时,舞场开始沸腾起来,大家欢快地挥舞着长刀起舞,节日的狂欢达到了高潮。刀舞的伴奏乐器,有的只用笛子,有的用木鼓或象脚鼓,也可用硭和镲,或是各种乐器齐伴奏。
艺术价值
刀舞的笛子曲调并不固定,只要有跳跃旋律的曲调就行。但打击乐器的伴奏却有固定的格式,为了使小硭发出半音,伴奏的人要捏着硭敲,打击乐的伴奏是:鼓是:崩塔|崩塔|崩塔腊腊||;镲是:撒镲|撒镲|撒镲镲镲||;小硭是:哆哆|哆哆|哆哆||。由于景颇的刀舞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它引起了专业艺术工作者的重视,中央和省、州的文艺工作者多次深入景颇山,学习刀舞。德宏民族歌舞团改编创作的《景颇刀舞》,曾在1979年荣获云南省创作调演—等奖,并在1980年全省少数民族汇演中获“优秀节目奖”。
景颇族刀舞自娱性较强,是民间健身强体的方法之一。舞蹈风格刚劲有力,英姿潇洒,欢快别致,1979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武术表演比赛,1992年参加广州“中华丽杰博览会”,1996年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2000~2004年先后到台湾、香港、上海、北京等地表演,展示了景颇族刀舞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
发布我的评论
发布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