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舞05提刀的女人(唐勤琴)

编导 | 唐镛 | ||
单位 |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 ||
道具 | 刀 | ||
年龄 | 青年 | ||
时间 | 2006 |
演员 | 唐勤琴 | ||
专辑 | 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民族民间舞蹈青年组决赛 | ||
难度 | 专业 | ||
风格 | 情感 | ||
颜色 | 黑色,红色 |
05提刀的女人(唐勤琴) 的视频播放正在更新
桃夭暂无下载
05提刀的女人(唐勤琴)赏析
佤族舞作品《05提刀的女人(唐勤琴)》是由唐镛创作,并由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唐勤琴在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民族民间舞蹈青年组决赛演出;收录在舞蹈作品库的艺术舞蹈分类中,是一个女子独舞,适合青年舞蹈。舞蹈作品库编辑将《05提刀的女人(唐勤琴)》这个作品颜色属性归类为黑色,红色,技巧含量归类为中,难度归类为专业。
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民族民间舞青年组B级 优秀表演奖
本作品属于佤族女子刀舞,通过利器来表现出佤族女子勇猛,坚强的性格特征。
佤族舞蹈:
舂碓舞是在佤族中流传最广、最为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会跳的舞蹈。解放后,《舂碓舞》经加工、整理后已搬上了艺术舞台、上银幕、电视。? 敲木鼓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村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当工匠把木鼓制作好后试敲满意了,就把抬入木鼓房上架,接着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挥槌敲打。狂欢起舞。 大鼓舞佤语称“根本塔”,历史悠久。“贺新房”是指盖好房子后,庆贺时跳的一种群众性舞蹈。并以此祝愿主人家平安幸福,五谷丰收,免除灾难。? 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舞蹈。《甩发舞》的产生年代很久,是属佤族祖传。佤族妇女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水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就要低头梳妆,甩发晾干、整型;后经人们整理提高而成为《甩发舞》。? 毯子舞属群众性的舞蹈。不分时节、场合,特别是男女青年,喜欢在明月下表演。
发布我的评论